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雎说秦王 范雎至秦,王庭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雎说秦王
范雎至秦,王庭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①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②,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菱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③,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 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④之手,终身暗惑,无与照奸⑤,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⑥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注释】①骨肉:这里指宣太后与秦昭王的母子关系。②厉:通“癞”。③蒲服:同“匍匐”。④保傅:宫中看管、教导小孩的女官。⑤照奸:察知奸邪。⑥慁(hùn):打扰,烦劳。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雎谢曰 谢:道歉,谢罪
B. 卒擅天下 擅:占有,掌管
C. 信行臣之言 信:确实
D. 无以饵其口 饵:食物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为君主、诸侯王谦称。朕,也是君主的谦称,自先秦以来就有此意。
B. “跪”,直身为跪,是有急事或表示谢罪、表示尊敬。跽,跪起,准备起身,但双膝尚未离地。
C. “五帝”,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后文的“三王”指夏商周的第一位君主,大禹、商汤王、周武王。后文的“五伯”即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D. “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对秦王的叙述十分生动。他庭迎范雎,为保住历代宗庙,虚心求教,诚意可嘉,为历代“虚心以待士”的帝王之一。
B. 用“见者无不变色易容”来表明秦国大小官员吓得脸色大变、改变装容,从而突出范雎的过人的胆识和政治远见,属于侧面描写。
C. 范雎认为秦王上怕太后的严厉,下受奸臣的伪装迷惑,没法洞察奸佞,可能会导致王室覆灭,自身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这是他感到害怕的。
D. 范雎规劝秦王要去蒙蔽、辨忠奸、察民情,体现出他高超的说理进谏技巧,既表明了自己的赤胆忠心,又巧妙地指出了君主的治国过失。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2)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