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我国灿如繁星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是最夺目的。它题材广博,手法多样,色彩斑斓,地域风格多彩多姿,其它任何民间美术都无法与之攀比;其人文蕴含之深厚,信息承载之密集,民族...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我国灿如繁星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是最夺目的。它题材广博,手法多样,色彩斑斓,地域风格多彩多姿,其它任何民间美术都无法与之攀比;其人文蕴含之深厚,信息承载之密集,民族心理表现之鲜明与深切,更是别的民间美术难以企及的。虽然自上世纪初期,木版年画渐入式微,但它至今留下的遗存仍是农耕文明一宗骄人的财富。
历史地看,木版年画的出现与雕版印刷密切相关。我国的雕版印刷兴于唐盛于宋。最初主要应用于佛教经书插图的制作上。渐渐地,民间木版印制的“纸马”开始流行。《东京梦华录》与《武林旧事》都记载着当时的开封已有了专事销售此类版画的“纸马铺”。这表明至迟在宋代逢到岁时,向木版印刷的神灵乞求平安的习俗即已出现。但是,更完备的张贴年画的风俗及其文化体系并未形成。这一风俗的真正形成应是明末清初。尽管,明确的“年画”一词最早出现于道光年间的《乡言解颐》一书,但张贴年画的风俗在康乾年间已是定不可移。
在数千年漫长的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节律与大自然的四季同步,从春耕与夏种到秋收和冬藏。为此,一年中的节庆莫过于年。年是大自然与生活旧的终结与新的开始。岁月的转换在古人的生命中可以清晰地被感知到,每逢年的来临,心中油然生发的是对未知的新的一年幸福的企盼,以及对灾难与不幸的回避和拒绝。所以避邪与祈福是最基本的过年心理。有人认为宋代画家刘松年的《新年接喜》、苏汉臣的《开泰图》和李嵩的《岁朝图》就是一种准年画,而且有一种祈福的含意。其实这种在过年时拿出来挂一挂的吉祥瑞庆的图画在史籍中记载得很多。虽然它还不是广大民间过年时使用的风俗用品,但这表明祈福是普遍存在的“年心理”。
从民俗学角度去看,春节是中国人一种伟大的创造。出于对生活切实又强烈的热望,而把年看作步入未来的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生活的起点。一方面,着力地去用比平常生活丰盛得多的新衣和美食,使生活接近于理想,把现实理想化;另一方面,又大事铺张地以吉瑞的福字、喜庆的楹联和画满心中向往的图像的年画,把理想布满身边,把理想现实化。再加上灯笼、祭祖、祭灶、年夜饭、鞭炮、空竹、糖瓜、吊钱、窗花、迎财神、拜年、压岁钱等等这些过年专有的风俗性的事物与事项,将岁时营造成一个极特殊的、美好的、虚拟却又可以触摸的时间与空间。这是一些被强化和夸张了的日子,一种用理想的色彩搅拌起来的缤纷的生活,也是农耕时代的中国人创造的年文化。
面对年画,人们可以直观地看自己心中的想象。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家庭安乐、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仕途得意、生意兴隆、人际和睦、天下下太平、老人长寿、小儿无疾、诸事吉顺、出行平安等等,都在年画上。其中金钱的形象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杨家埠、武强和杨柳青的木版年画都有挂满金钱的摇钱树。在物质匮乏的农耕时代,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所以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
(摘编自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的价值及普查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木版年画完整的保存至今,仍是农耕文明一宗骄人的财富。
B. 木版年画的出现与雕版印刷相关,张贴年画的风俗应始于宋代。
C. 避邪与祈福是最基本的过年心理,辟邪显然是受佛教经书影响。
D. 中国人通过过年将现实理想化,又用年画将理想尽可能现实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通过介绍中国木版年画的出现、张贴年画的习俗以及年画风俗的兴衰来论证年画的历史价值。
B. 本文主要运用理论论证来揭示中国木版年画的精神内涵,肯定了精神价值是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
C. 在论述“民间木版印制的纸马开始流行”时,作者运用了间接引用的方法来证明纸马出现的时间。
D. 在论述年画中最常见的“金钱形象”时,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证明其在年画中的普遍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木版年画题材广博,手法多样,色彩斑斓,人文深厚,信息密集,特色鲜明,是其他任何民间美术难以企及的。
B. “年画”一词最早出现于道光年间的《乡言解颐》一书,因此张贴年画的风俗只可能出现在其后的康乾盛世时期了。
C. 春节是一些被强化和夸张了的日子,是一种用理想的色彩搅拌起来的缤纷的生活,是农耕时代中国人创造的年文化。
D. 金钱的形象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但这并不代表“拜金主义”在民间盛行,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