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
题目内容: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见蔡桓公》)
(乙)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火齐之所及也(________)使人索扁鹊(_____)
(3)桓侯故使人问之(_____)
(4)言师采药去(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望桓侯而还走。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对以上诗文材料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写了三次见到蔡桓公,第二次是详写,其他都是略写。
B. (乙)诗的题目交代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C. (甲)文说明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
D. (乙)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