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对地震、水旱灾害等非常敏感。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古代中国对天文、气象、物候的记载和研究非常重视,并注意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于是便...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对地震、水旱灾害等非常敏感。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古代中国对天文、气象、物候的记载和研究非常重视,并注意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于是便形成了“天人合一”等一些独特的观念。
对“天人合一”,当下流行的解释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是原始的“天人合一”,是指天意决定人事,而天意是通过天象或灾异来显示的。君主是“天子”,由天意确定,也代表天命。所以君主如有失德、治理不当之过,必定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因此,从最古老的史书开始,天象和灾异都是不可或缺的记载。凡国之将兴,天子圣明,大臣贤能,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反之,则灾异频仍,天象错乱。
一旦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如地震、日蚀、流星、水旱灾害等,皇帝就要采用一般的做法:常常换上素色服装,不吃荤腥辛辣,不近女色,迁居于偏僻清静的场所,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意见;有的还会下“罪己诏”,公开承认错误,宣布改过之策;有的虽无具体措施,却会请求上天千万不要为难天下百姓,一切罪责自己担当;有的为了感动上天,在举办正常的祭祀典礼之外,还要举办其它的祭祀或祈求仪式。
这样做一般不会错,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国家的政策也不会十全十美,于是臣民们平时不敢说的话可趁机说给皇帝听。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何况举办这些活动一般用不了多少人力物力。可一旦度过难关,就能博得万民称颂,名垂史册;若万一无效,这是天意难违,君臣都已尽了力,自然也不会被百姓责怪。
不过,“天人合一”也是一把双刃剑,奸臣小人也会利用天象灾异做手脚。因为对天象的解释,本没有标准答案,决定权在人,所以大权在握的人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将矛头指向政敌,或肆意地乱改政策。而“书呆子”往往又泥古不化,在灾情面前只知援引古例,却不知辩证地应用,结果不采取具体措施,反而加重了灾情。最极端的做法就是听天由命,毫无作为,以为只要绝对敬畏天命天意,灾害就会不除自灭。
现在面对地震等灾难及异常气候,人们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希望在运用和阐述这一观念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
材料二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有近1万次,造成灾害的有100次左右。
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板块“拼合”起来的。板块之间不断地错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生断裂,巨大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来,引起大地强烈的颤动,就产生了地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7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
测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单位叫震级。国际通用的是里氏分级法,共9个等级。震级小于1的叫超微震;大于1小于3的叫微震;人们会有感觉的是大于3小于5的小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破坏的是大于5小于7的中震;7级和7级以上的为大震,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震级相差一级,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多倍。
烈度也是衡量地震的标准,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遭破坏的程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11级。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打个比方,如果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坏程度。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
地震可分为几种:因地壳运动产生的叫构造地震,由火山强烈爆发而引起的叫火山地震,由地下空洞坍陷而引起的叫陷落地震,由人类进行巨大爆破而引发的叫人工地震。后几种地震的强度、影响范围和破坏性,都远远比不上构造地震。
地震发生前,会有一些征兆。比如,地形发生变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颜色等发生变化,地电出现异常,指北针发生偏转甚至失灵,气候反常,一些动物出现异常反应等等。有时,还会听到地下发出闷雷般的地声,看到天空出现红、黄、白等颜色的地光。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难题,正等待着有志者去完成。
材料三
2018年2月2日15时51分,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张衡一号”主要用于监测地震发生时的电磁现象,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近些年,科学家发现地震会对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中的电磁场产生影响,有些影响甚至可能出现在地震发生前。因此,科学家希望通过研究空间等离子体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联规律,探索如何攻克“地震预报”这一千年难题。我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张衡一号”因此而诞生。
“张衡一号”将成为一个试验平台,重点监测全球空间电磁场、电磁波、电离层等离子、高能粒子沉降等物理量。这些数据有助于探索地震前兆信息和空间环境监测预报,为未来建立地震电磁监测卫星业务化系统作技术准备。
对于“张衡一号”,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介绍,“张衡一号”真正投入运行后,能够重点监测中国全境,检验卫星电磁监测新技术设备的效能和空间适应性。具体来说,“张衡一号”可以开展全球7级以上、我国6级以上地震电磁信息分析研究,总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按照赵坚的说法,该卫星并不能直接预测预报地震,而主要用于地震前兆信息研究,为未来建立地震监测体系进行前期技术储备。作为我国首个天基地震电磁综合观测平台,“张衡一号”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是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
除了为地震电磁立体观测提供更多种类、更加海量的电磁类信息,“张衡一号”投入使用后还将带动其他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的应用,加快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建设,提高地震监测能力。
后续,国防科工局将会同中国地震局,开展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即“张衡”系列卫星的在轨测试及相关应用,提升民用卫星地震监测与应急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天基信息防震减灾服务能力。“张衡一号”及其后续卫星计划已经纳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张衡二号”已经通过可研评估,预计2020年发射。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古代君王应对天象灾异所采取的一般做法的一项是( )
A. 远离华丽之衣、荤腥辛辣之食、女色、热闹享乐场所
B. 下达“罪己诏”来公开承认错误并宣布改过之策
C. 请求上天千万不要为难天下百姓,一切罪责自己担当
D. 采取应对天象灾异的具体措施来控制灾情或消灭灾害
2.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天人合一”弊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奸臣小人会在对天象做出解释时暗中做手脚
B. 掌握大权的人会借天象灾异打击政敌、乱改政策
C. “书呆子”会谨小慎微,认真对待,不贸然施策
D. “书呆子”会听天由命,坐等灾害不除自灭
3.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人合一”的观念使古代中国非常重视对天文、气象、物候的研究。
B. 古人认为,天象或灾异是上天对违背天意的有过之君的警告或惩罚。
C. 在天象灾异到来时,即使是昏君暴君也不得不有所改变、有所收敛。
D. 现今,我们要以辩证而积极的态度运用和阐述“天人合一”的观念。
4.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08年汶川地震震源深度约20千米, 据第二段文字,它属于破坏性大的浅源地震。
B. 2008年汶川地震的震级是8级,其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约6级地震的1000倍。
C. 震级和烈度是与地震密切相关的两个成正比的概念,一次地震,震级是固定的,烈度则因地点不同而不同。
D. 据引发地震的原因的不同,地震可分为几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一种自然现象。
5.下列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爆发:“爆”也可以写成“暴”,从造字上看属于会意字。
B. 坍陷:“坍”读作dān,从造字上看属于形声字。
C. 征兆:“兆”读作zhào,意思是“征候”或“迹象”。
D. 闷雷:“闷”读作mēn,意思是“响亮的”。
6.下列与“张衡一号”相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衡一号”填补了我国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领域的空白。
B. “张衡一号”主要是用来研究空间等离子体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联规律的。
C. “张衡一号”可监测全球7级以上、我国6级以上地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D. “张衡一号”以提供多种类、海量的电磁类信息加快了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的建设。
7.下列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衡一号”将以其获取的各项监测数据为未来建立地震电磁监测卫星业务化系统作技术准备。
B. “张衡一号”真正投入运行后,将能够准确地预测预报地震,书写我国地震预测预报的新篇章。
C. “张衡一号”投入使用后,不仅可以提供电磁类信息,还可以带动其他空间信息技术的相关应用。
D. 继“张衡一号”后,国防科工局将开展包括“张衡二号”在内的“张衡”系列卫星的在轨测试及相关应用。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人们认识和应对地震的发展过程。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