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两年日子过去了。 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通统不能如期举行,因此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两个新年虽...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两年日子过去了。
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通统不能如期举行,因此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两个新年虽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和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在小教场迎春,锣鼓喧阗大热闹,到了十五夜晚,城中舞龙耍狮子的镇筸兵士,还各自赤裸着肩膊,往各处去欢迎炮仗烟火。城中军营里,税关局长公馆,河街上一些大字号,莫不预先截老毛竹筒,或镂空棕榈树根株,用洞硝拌和磺炭钢砂,一千槌八百槌把烟火做好。好勇取乐的军士,光赤着个上身,玩着灯打着鼓来了,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从悬到长竿尖端的空中落到玩灯的光赤赤肩背上,锣鼓催动急促的拍子,大家情绪都为这事情十分兴奋。鞭炮放过一阵后,用长凳脚绑着的大筒烟火,在敞坪一端燃起了引线,先是咝咝的流泻白光,慢慢的这白光便吼啸起来,作出如雷如虎惊人的声音,白光向上空冲去,高至二十丈,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人人把颈脖缩着,又怕又欢喜。玩灯的兵士,却在火花中绕着圈子,俨然毫不在意的样子。翠翠同她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①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翠翠为了不能忘记那件事,上年一个端午又同祖父到城边河街去看了半天船,一切玩得正好时,忽然落了行雨,无人衣衫不被雨湿透。为了避雨,祖孙二人同那只黄狗,走到顺顺吊脚楼上去,挤在一个角隅里。有人扛凳子从身边过去,翠翠认得那人正是去年打了火把送她回家的人,就告给祖父:
“爷爷,那个人去年送我回家,他拿了火把走路时,真像个山上的喽啰!”
祖父当时不做声,等到那人回头又走过面前时,就闪不知一把抓住那个人,笑嘻嘻说:
“嗨嗨,你这个喽罗!要你到我家喝一杯也不成,还怕酒里有毒,把你这个真命天子毒死!”
那人一看是守渡船的,且看到了翠翠,就笑了。“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
②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
这一次虽在这喽罗长年口中听到个“二老”名字,却不曾见及这个人。从祖父和那长年谈话里,翠翠听明白了二老是在下游六百里外沅水中部青浪滩过端午的。但这次不见二老,却认识了大老,且见着了那个一地出名的顺顺。大老把河中的鸭子捉回家里后,因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尖角粽子。
(节选自沈从文《边城》)
1.对文中画线句子①的理解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两年新年的节日氛围不浓,亮点不多,回味不佳,没有期待。
B. 这两年的新年和过去没有什么区别,人们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
C. 两年前的那个端午节,龙舟竞发,锣鼓喧天,才让人回味无穷。
D. 两年前的端午,翠翠邂逅傩送,其言其行挥之不去,深刻难忘。
2.对文中画线句子②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为碧溪岨老船夫的孙女,孤苦无依,自卑而自闭。
B. 两年前河边码头的闹剧,让人羞涩难堪,不堪回首。
C. “不说”是因为翠翠娇羞,“笑”则是因为回忆甜美。
D. 顺顺家常年多嘴、揭短、挑事,翠翠不愿理睬回应。
3.对文中第二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段描绘了边城百姓庆贺新年时锣鼓喧天、喜庆祥和、繁荣富庶、和谐安宁的都市景象。
B. 本段中“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和各乡来的狮子龙灯”说明边城延续着军民同乐的习俗。
C. 本段中作者笔下的边城小镇从迎春到十五,舞龙耍狮子、放鞭炮放烟火,无不热闹非常。
D. 本段城中军营、关税局长公馆、一些大字号等对庆贺新年非常重视,都做了充分准备。
4.下列对文中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爷爷真诚热情,平和友善。陪翠翠到城里看赛龙舟,见到顺顺家去年送翠翠回家的长年,亲切地拉着手寒暄。
B. 顺顺慷慨洒脱,乐于助人。老船夫称赞大老抓到的肥鸭,他便让大老把肥鸭送给翠翠,还送了许多尖角粽子。
C. 翠翠天真活泼,聪慧温柔。直言那个人“真像个山上的喽啰”;听到那人说“翠翠,你长大了”时只是沉默以对。
D. 顺顺家的长年行事粗疏,为人谨慎。打着火把走路,翠翠觉得他像喽啰;送翠翠到家后,坚持不喝老船夫的酒。
5.下列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返璞归真,“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色彩强烈的句子,只求言语的亲切。
B. 选文呈现了“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淳朴勤俭的人;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文中人物的封闭、保守、落后。
C. 选文如一首清澈又有些哀婉的田园牧歌,展现了自然、优美、健康的人性,为人类的爱做了恰如其分的说明。
D. 选文描绘了一个安宁温馨的“边城”世界,这里人性皆真、皆善、皆美,每个人身上都焕发出人性美、人情美。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