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三改大门 乔子亮 ①上世纪80年代初,17岁的我初中毕业,成为一名回乡青年。那时,农村刚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分到了7亩责任田。 ②父亲只有小学文化,对推行土地承包制,虽然说不出什么道理,但他从内心...
题目内容:
三改大门
乔子亮
①上世纪80年代初,17岁的我初中毕业,成为一名回乡青年。那时,农村刚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分到了7亩责任田。
②父亲只有小学文化,对推行土地承包制,虽然说不出什么道理,但他从内心里感觉到是好事,打心眼里拥护。父亲如鱼得水,先是一改过去“麦茬豆,豆茬麦”的种植老模式。当年我家种了3亩小麦,4亩花生。由于父亲相信科学,精心管理,小麦喜获丰收,亩产突破800斤大关;花生收入2000余元。
③(A)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我家能有那样的好收成,全家人做梦也不敢想呀。父亲看到了庄稼人的希望,也坚定了信念。第二年,春节刚过,父亲就开了个家庭会,把他想买辆马车,改变肩挑人背的想法说了出来,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第二天,父亲从集市上用800元买了一匹枣红色大马,接着又花1000元买了一辆马车。马车拉到家,父亲犯愁了,原来,家中那座又窄又矮的小门楼,马车进不去。全家人一合计,把小门楼拆了,换一座新门楼,并请木工专门加工两扇新门。落成那天,父亲买来鞭炮,请人专门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上联是:政策好,好政策,庄稼人有了好奔头;下联是:今日好,好安门,昔日小门换上大门。有了新马车,父亲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精神抖擞。农忙季节,庄稼收获时,父亲赶着马车在田野里拉庄稼,运肥料,来去匆匆,节省了时间,减轻了人力。到了农闲,父亲赶着马车,换大米,卖青菜,跑买卖,一年四季忙个不停。
④(B)接着,中央又专门下发文件,明确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稳定不变。父亲从广播中听到后,高兴得逢人便说:庄稼人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吃了这颗“定心丸”,父亲心中更加踏实,发家致富的劲头更足了。他对全家人说:“咱家这辆马车跑路费工、费时,跟不上发展。买一辆农机车吧,咱还要大干呢。”这一想法又得到全家人的支持。第二天,父亲带着8000多元,从县城买回了一辆农用三轮车。
⑤(C)新车开回家那天,父亲又为难了,原来,大门又进不去了。父亲毫不犹豫,果断地请人把门楼推倒了。不到三天,新门楼拔地而起。时代改变人。当时我真想不到,年近60岁的父亲,又爱上了农用三轮车。不会开,就学。在别人的指导下,父亲很快就掌握了驾驶技术。昔日赶马车,今日开三轮,只见父亲手握方向盘,脚踩离合器,坐在车上,非常神气。
⑥(D)斗转星移,时光荏苒。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从青年走向中年;父亲也老了,退居二线了。我们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全家老少各显其能,经商、办企业、从事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家中不仅盖了楼房,还在城里买了住房;购买了轿车,建造了车库。那座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门楼,早已成为历史。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新颖别致、古色古香的洋式门楼,大门两旁,鲜花绽放,争奇斗艳…… 抚今追昔,我家从赶马车、用三轮,到今天开上轿车,三次换车,三改大门,这一系列的变化,正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变化的一个缩影。 父亲说,庄稼人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新安晚报》5.18)
1.根据上下文,下面句子应该填入正确的位置( )
这马车满载的是收获的果实,是一个农民的喜悦。
A. (A)
B. (B)
C. (C)
D. (D)
2.阅读文章②—④段内容,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科学种田,喜获丰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
(1)父亲毫不犹豫,果断地请人把门楼推倒了。(从加点词语)
(2)父亲手握方向盘,脚踩离合器,坐在车上,非常神气。(从描写的角度。)
4.文章的题目是“三改大门”,为何用了大量篇幅写第一次,其他两次略写?
5.通过“我”家三改大门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的感受或者思考。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