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王信字诚之,处州丽水人。既冠,入太学,登绍兴三十年进士第,授建康府学教授。丁父忧,服除,进所著《负薪论》,孝宗览之,嘉叹不已,授太学博士。时温州饥疫议遣官振救之父老愿...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王信字诚之,处州丽水人。既冠,入太学,登绍兴三十年进士第,授建康府学教授。丁父忧,服除,进所著《负薪论》,孝宗览之,嘉叹不已,授太学博士。时温州饥疫议遣官振救之父老愿得信任其事守不欲以烦信请益力信闻之欣然为行遍至病者家全活不可胜记 差敕令所删定官①,法令有不合人情,自相牴牾,吏得以傅会出入者,信悉厘正之。尝言:"敌情不可测,和议不可恃,今日要当先为自备之策,以待可乘之机。"上以为是。授考功郎官。蜀人张公迁,初八年免铨,至是改秩②。吏妄诬之,信钩考其故,吏怖服。上谓尚书蔡洸曰:"考功得王信,铨曹遂清。"逻者私相语,指为神明。授军器少监,仍兼考功郎官。丁母忧,吏裒金杀牲祷神,愿信服阕无再为考功。既起,知永州。入奏事,留为将作少监,复考功郎官。四方有以疑狱来上者,信反复披览,常至夜分。升左司员外郎,论士大夫趋向之敝:"居官者逃一时之责,而后之祸患有所不恤;献言者求一时之合,而行之可否有所不计。愿酌古之道,当时之宜,示好恶于取舍之间,使天下靡然知乡,而无复为目前苟且之徇。"论豫备三说:收逃亡之卒,选忠顺之官,严训练之职。又言屯田利。上皆纳其说。信遇事刚果,论奏不避权要,由此人多嫉之,信亦力求去,提举崇福宫。诏求言,信条十事以献。起知湖州,信未涉州县,据桉剖析,敏如流泉。山阴境有湖,四环皆田,岁苦涝,信创启斗门,导停潴注之海,筑十一坝,化汇浸为上腴。民绘象以祠,更其名曰王公湖。筑渔浦堤,禁民不举子,买学田,立义冢,众职修理。初,信扶其父丧归自金陵,信草屦徒行,虽疾风甚雨,弗避也,由是得寒湿疾。及闻孝宗遗诏,悲伤过甚,疾复作,至是浸剧,上章请老,以通议大夫致仕。所著有《是斋集》行世。
(节选自《宋史·王信传》)
【注】①宋代所设的敕令所是编纂整理各种行政命令的机构。删定官是类似从事校对业务的工作人员,为八品。②改秩,指改变官吏的职位或品级,多指提升。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温州饥疫/议遣官振救之/父老愿得信任其事/守不欲以烦/信请益力/信闻之/欣然为行遍至/病者家全活/不可胜记
B. 时温州饥疫/议遣官振救之父老/愿得信任其事/守不欲以烦信/请益力/信闻之/欣然为行遍至/病者家全活/不可胜记
C. 时温州饥疫/议遣官振救之父老/愿得信任其事/守不欲以烦/信请益力/信闻之/欣然为行/遍至病者家/全活不可胜记
D. 时温州饥疫/议遣官振救之/父老愿得信任其事/守不欲以烦信/请益力/信闻之/欣然为行/遍至病者家/全活不可胜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学,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宋代太学隶属国子监。
B. 古代科举制度中参加中央政府考试者称为进主,进上第是录取进士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
C. 学田,指书院和州县官办学校所用的田地,设学田以赡学的制度,创始于宋代。
D.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与此意思相近的还有“致事”“致政”“休致”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信为人审慎,严谨认真。朝廷有些自相矛盾的法令,他对其一一厘请;在涉及官员职务变动时,他非常仔细地检查官员的履历。
B. 王信为官耿直刚正。他担任考功郎官期间,吏治清明,对疑案认真审阅,并且对官员只顾眼前的利益的行为严厉批评。
C. 王信善于思考,敢于直言。在对待逃亡士兵、忠顺的官员、训练的职责等方面,他提出了很多建议; 他论奏不避权责,遭到很多人的嫉恨。
D. 王信重视民生。他重视屯田,兴修水利,让饱受水害的田地变得物产丰腴; 他筑堤坝、买学田、立义冢,很受百姓爱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敌情不可测,和议不可恃,今日要当先为自备之策,以待可乘之机。
(2)信草屦徒行,虽疾风甚雨,弗避也,由是得寒湿疾。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