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小题。 孔子一生不得志,至老年仍到处奔走宣扬礼乐之治。五十一岁才开始在鲁国做官,可惜好景不长,并未得到重用,从五十四岁到六十八岁,又在外漂泊十四载。(甲)后又回到鲁国,“然鲁...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小题。
孔子一生不得志,至老年仍到处奔走宣扬礼乐之治。五十一岁才开始在鲁国做官,可惜好景不长,并未得到重用,从五十四岁到六十八岁,又在外漂泊十四载。(甲)后又回到鲁国,“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其中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孔子对礼乐之治的坚持与当时的政治需求不相符合。春秋末期,周王室权力日渐式微,各国君主聚焦于扩充国家军力以自保或是图霸,根本无暇顾及礼乐。
对孔子来讲,遵守并提倡礼乐文化,(乙)不仅仅是为了保存这些细碎的礼仪细节,更在于其背后重要的意义——为了上下秩序、社会安宁。虽然孔子的学说仍根植于旧的社会基础,只是面对社会现实的改变而做了相应的调整,但我们不能打破社会环境的局限来苛求古人。孔子的伟大,就在于他改良的最终目的,并不止是为了维护一家一姓的利益。(丙)因此,“具有合理性的思想,即便在某一阶段遭受冷落贬抑,但时局一旦发生变革,仍会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古代从政风格臆解》)”。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症结
B. 日渐式微
C. 根植
D. 不止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