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士晋,字式莪。宜兴人。父其孝,得士晋晚。族予利其资,结党致之死。继母吴氏匿士晋外家。读书稍懈,母辄示以父血衣。士晋感厉,与人言,未尝有笑容。万历二十六年举进士。持血...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士晋,字式莪。宜兴人。父其孝,得士晋晚。族予利其资,结党致之死。继母吴氏匿士晋外家。读书稍懈,母辄示以父血衣。士晋感厉,与人言,未尝有笑容。万历二十六年举进士。持血农诉之官,罪人皆抵法。初授宁波推官,擢工科给事中。首疏请通章奏、缓聚敛。无何,劾左都督王之桢久掌锦衣,为内阁爪牙,中枢心腹。又劾大学士王锡爵逢君贼善,召命宜停;户部尚书赵世卿误国,无大臣体。初,皇长孙生,有诏起废,列上二百余人。阅三年,止用顾完成等四人。士晋请大起废籍。瑞王将婚,诏典礼视福王,费当十九万。初,帝弟潞王婚费不及其半,士晋请视潞王。帝将崇奉太后,诏建灵应宫,士晋以非礼力争,且日:“圣母所注念者东宫出讲,诸王早婚,与逮贤之登进也,乃诸臣屡请不应。而不时内降者,非中贵之营求.即鬼神之香火,何也?”帝皆不省。未几,有张差梃击之事。王之宋钩得差供,帝迁延不决,士晋三上疏趣之。当是时,变起非常,中外成疑谋出郑国泰,然无敢直犯其锋者。士晋乃抗疏。疏入,帝大怒,欲罪之,念事已有迹,恐益致人言。而吏部先以士晋为东林党,拟出为浙江佥事,候命三年未下。至是帝急简部疏命如前拟吏部言阙官已补请改命帝不许命调前补者吏部又以士置积资已深秩当参议帝怒,切责尚书,夺郎中以下俸。士晋之官四年,移广西参议。光宗立,擢尚宝少卿,迁太仆。天启五年,魏忠贤大炽,争梃击者率荻罪。御史田景新希旨,诬叛臣安邦彦贿士晋十万金,阻援兵。遂除士晋名,征贿助饷。士晋愤郁而卒。有司征赃急,家人但输数百金,产已罄。会庄烈帝立,获免,复官赐恤。
(选自《明史·何士晋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域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至是帝/急简部疏/命如前/拟吏部言阙官已补/请改命/帝不许/命调前补者/吏部又以士晋积资已深/秩当参议/
B. 至是/帝急简部疏/命如前拟/吏部言阙官已补/请改命/帝不许命/调前补者/吏部又以士置积资已深/秩当参议/
C. 至是帝/急简部疏/命如前拟/吏部言阙官已补/请改命/帝不许命/调前补者/吏部又以士置积资/已深秩当参议/
D. 至是/帝急简部疏/命如前拟/吏部言阙官已补/请改命/帝不许命/调前补者/吏部又以士置积资已深/秩当参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明清时,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
B. 锦衣,即锦衣卫,明朝军政搜集情报机构,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C. 东官,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在西汉,因皇太后的长乐宫在未央官东,故也用“东官”指称皇太后。
D. 吏部,我国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文武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设有尚书、侍郎等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士晋身世凄苦,他的父亲何其孝的同族子弟贪图他家的财物,勾绪在一起害死了何其孝,继母把何士晋藏匿到外祖父家养育。
B. 何士晋疾恶如仇。他被提拔为工科给事中后。先弹劾左都督王之桢成为内阁的帮凶,后弹劾大学士王锡爵逢迎君主,没有大臣的风度。
C. 何士晋抗疏力争。瑞王结婚,皇上下诏典礼比照福王规格,何士晋认为皇上的做法不妥,请求依照潞王的规格操办。
D. 何士晋蒙受冤屈。御史田景新诬陷何士晋收受贿赂,阻止援军,朝廷除去了何士晋的官籍,何士晋最后愤懑忧郁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不时内降者,非中贵之营求,即鬼神之香火,何也?
(2)有司征赃急,家人但输数百金,产已罄。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