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前面是桐树 袁省梅 天阴着,不到五点,就黑雾蒙蒙的只能看见个影子。哗啦啦的车轱辘响起时,小卖部前的人们不看也知道,小点过来了。 小点手上拄着两截短短的棍子,点一下,车子...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前面是桐树
袁省梅
天阴着,不到五点,就黑雾蒙蒙的只能看见个影子。哗啦啦的车轱辘响起时,小卖部前的人们不看也知道,小点过来了。
小点手上拄着两截短短的棍子,点一下,车子滚半步,点一下,车子滚半步。车子后拖着的影子圆嘟嘟的像个布袋子一样沉重,等他哗啦啦划过去,影子从身后倏地跑到眼前,一蠕一蠕地向路口爬去。小点要去路口的梧桐树下等他妈妈。每天下午五点半,有一趟从县上到镇上的客车路过羊凹岭。羊凹岭的人从县上回来,坐的就是这趟车,再迟,就没车了。
前几天,妈回来要带他去县上学画画,爸不同意。因为这,爸和妈吵了一架。爸想叫他学修鞋去。爸说,饿死穿鞋的,饿不死修鞋的,不管啥世道,人要穿鞋,就得修。自从小点出事后,爸和妈在他跟前说话,总是小心地避开腿、脚,或者是跑步、走路这些话。爸看一眼小点的“腿”,猛地咂烟,一团烟灰鬼影子一般缓缓落下。小点像是被那烟灰击中了,倏地缩了下身子,不敢看爸,低头看自己的腿,眼泪石子般叭叭砸在腿上,把卷起来捆绑在一起的裤腿扯了又扯,好像把裤腿扯开了,他的腿就会伸开就会好端端地站起来,走路,跑步,上山,下河。小点不愿意修鞋。他不是嫌鞋臭,他是想自己没有脚没有鞋,却整天要看人脚给人修鞋。
妈说,我就是想叫娃多上几年学,他才十二岁。
爸说,以前你干啥去了?以前你咋一句也不问娃上学不上学?现在娃成这样了,你想叫娃学习,以后让娃指靠画画过日子?
妈说,娃还小,该多学个东西。
爸蠕蠕唇,满脸的愁炭一样黑沉,吸了好几口烟,才说,叫娃多学点,我没意见,要是学不成个样,钱扔得没个响声了咋办,他长大了靠啥养活自己?你我能管他一辈子?
妈说,不让学咋晓得学成学不成?
爸说,你这是拿娃的前程做试验哩!
爸撵走妈后,小点心想妈不会再回来了,没想到昨天妈给他打电话说今天回来带他去县上。小点不知道妈跟爸说了没,他没跟爸说,他担心爸不让他去。悄悄地在屋里等了妈一天,眼瞅着天黑了,不见妈回来,他就划着棍子出了门。
还没到路口,雨下开了,一丝一丝的,碎碎细细的,很惆怅很伤感的样子。
刚过了小卖部,背后有人“小点、小点”地喊他。是爸。爸打着手电筒,骂他下雨天乱跑,也不怕摔到沟里。小点心想坏了,爸来,肯定要把他背回去。他不理会爸,抓了棍子使劲地往前划。没划几步,爸就追上了他。小点不看爸,手里的棍子却是一下也不停地往前划。爸堵到他前面,他就拧了身子,要从爸身边划过去。
爸拦住他,蹲下来给他头上套了个塑料袋子,问他真的想去县上学画画?
爸的手电筒照着小点,小点不说话,看着爸。小点不想惹爸生气。爸又问了他一句,小点的头低了下来,眼泪骨碌碌滚了两行,咕哝道,打死我都不去修鞋。
爸长叹一声,转过身,叫小点上去。
小点不上去,他倔倔地说,我不回去。
爸说,哪个叫你回去。
小点说,背我去等妈妈?
爸不说话,背着他往村口走。
小点趴在爸的背上,龇着大板牙笑了,说,到前面的桐树下。
自从妈妈去县里上班后,小点就经常在梧桐树下等妈妈回来。
爸还是没说话。
雨还是一丝一丝的,仲春的雨地里,不寒凉,倒有点潮潮的温暖。小点趴在爸的背上,手里捏着手电筒。小点看见爸走一步,手电筒雪白的光柱子像根粗大的笔一样,在黑黑的雨幕上画一道。他就乐了,手里的手电筒就不好好地照着路,横一下竖一下地在雨里乱晃。晃着,就咯咯笑。
爸问他笑啥?
他说,我画了幅画。
爸说,啥时候?
他说,刚刚用手电筒呀。
爸问他画的啥?
他说,画了爸、妈和我,我们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
漆黑的雨夜里,父子俩一直朝着村口的桐树下走去。
(节选自《时代文学·上半月》2018年第1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团烟灰鬼影子一般缓缓落下”,这个比喻生动形象,所选喻体“鬼影子”为当时的情境营造出一种悲冷、压抑、略带恐怖的氛围。
B. 第十二段塑造小点时,运用了一系列动作描写。“抓了”“使劲”“一刻不停地往前划”“拧了身子”这些词表现了小点内心的焦急和倔强。
C. 结尾处小点用手电筒画画的情节独具匠心,既表现了小点对绘画的热爱之情,也为文章增添了一些温暖的格调,使文章不至于太过悲凉。
D. 标题“前面是桐树”中的“梧桐”既是小点等妈妈回来的地方,也是承载小点全部梦想的希望之地,标题幽默而风趣,富有吸引力。
2.小说中小点的爸爸和妈妈因什么事发生矛盾?作者设置这个矛盾的目的是什么?
3.文章画线部分是三处景物描写,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