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晓,字窒甫,海盐人。嘉靖元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职方主事。日披故牍,尽知天下厄塞、士马虚实、强弱之数。尚书金献民属撰《九边图志》,人争传写之。张孚敬柄政,器之,欲...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晓,字窒甫,海盐人。嘉靖元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职方主事。日披故牍,尽知天下厄塞、士马虚实、强弱之数。尚书金献民属撰《九边图志》,人争传写之。张孚敬柄政,器之,欲改置翰林及言路,晓皆不应。父忧,归,久之不起。
许讃为吏部尚书,调之吏部。历考功郎中。夏言罢相,帝恶言官不纠劾,诏考察去留。大学士严嵩因欲去所不悦者,而晓去乔佑等十三人,多嵩所厚。嵩大憾晓,调文选。嵩欲用赵文华为考功晓言于讃曰昔黄祯为文选调李开先考功皆山东人诏不许今调文华晓避位而已讃以谢嵩。贬晓和州同知。稍迁太仆丞,历南京太常卿。召拜刑部右侍郎。
俄改兵部,兼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大江南北皆中倭,漕艘几阻。晓请发帑金数十万,造战舸,筑城堡,练兵将,积刍糗。诏从之。中国奸民利倭贿,多与通。通州人顾表者尤桀黠,为倭导。以故营寨皆据要害,尽知官兵虚实。晓悬重赏捕戮之。募盐徒骁悍者为兵,增设泰州海防副使,筑瓜洲城,庙湾、麻洋、云梯诸海口皆增兵设堠。遂破倭于通州,连败之如皋、海门,袭其军吕泗,围之狼山,前后斩首九百余。贼溃去。录功,再增秩,三赉银币。
寻召为吏部左侍郎,迁南京吏部尚书。帝以晓知兵,改右都御史协理戎政。寻拜刑部尚书。俺答围大同右卫急,帝命兵部尚书杨博往督大师,乃以晓摄兵部。晓言:“今兵事方棘,而所简听征京军三万五千人,乃令执役赴工,何以备战守?乞归之营伍。”帝立从之。
晓通经术,习国家典故,时望蔚然。为权贵所扼,志不尽行。既归,角巾布衣与乡里父老游处,见者不知其贵人也。既卒,子履淳等讼晓御倭功于朝,诏复职。隆庆初,赠太子少保,谥端简。
(节选自《明史·郑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嵩欲用赵文华/为考功晓言/于讃曰/昔黄祯为文/选调李开先考功/皆山东人/诏不许今调文华/晓避位而已/
B. 嵩欲用赵文华/为考功晓言/于讃曰/昔黄祯为文选调李开先/考功皆山东人/诏不许/今调文华/晓避位而已/
C. 嵩欲用赵文华为考功/晓言于讃曰/昔黄祯为文选/调李开先考功/皆山东人/诏不许/今调文华/晓避位而已/
D. 嵩欲用赵文华为考功/晓言于讃曰/昔黄祯为文/选调李开先/考功皆山东人/诏不许今调文华/晓避位而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试为我国古代乘兴考试之一。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镒,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进士”。
B. 父忧为父丧的婉辞。古代重视孝道,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果父母去世,则必须辞官回乡为父母守丧。
C. 尚书是我国古代官职名。最初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小官,后地位逐渐重要,权力逐渐扩大,成为朝廷重臣。
D. 谥端简即郑晓死后的谥号为“端简”。谥号是古代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被给予的一个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郑晓常识渊博,熟悉国家典章制度。他熟知天下关塞与兵马的虚实强弱,所撰写的《九边图志》广为传抄。
B. 郑晓正道直行,不惧冒犯权贵。任考功郎中时多次触怒权臣严嵩,因此被贬;虽声望很高,但受权贵压制。
C. 郑晓懂得军事,善于统兵作战。面对猖獗的倭寇,他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应对措施,打得倭寇狼狈而逃。
D. 郑晓穿着简朴,为人低调。罢官回乡后,他头戴方巾身穿布衣与家乡父老交往,以至人们不知他曾经显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学士严嵩因欲去所不悦者,而晓去乔佑等十三人,多嵩所厚。
(2)今兵事方棘,而所简听征京军三万五千人,乃令执役赴工,何以备战守?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