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血腥背后的人性光辉 美国导演比尔·古登塔格、丹·斯塔曼联袂推出的纪录影片《南京》,用沉重的血色影像与鲜明的西方视角,刺痛了许多国人的心。 长期以来,国人对南京大屠杀秉持...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血腥背后的人性光辉
美国导演比尔·古登塔格、丹·斯塔曼联袂推出的纪录影片《南京》,用沉重的血色影像与鲜明的西方视角,刺痛了许多国人的心。
长期以来,国人对南京大屠杀秉持的基本立场,是声泪俱下的控诉与义愤填膺的声讨。表现这一屠城悲剧的中国影视作品,如吴子牛导演的《南京大屠杀》,也都通过血泪斑斑的镜头语言,反复强化了这样的道德立意:日本战争发动者罪孽深重,必须向中国人民谢罪。
即便是创作于近年的电影《东京审判》,虽然主创者在演员选择、台词设计和作品样式上都强调了国际化趋向,并以一定篇幅再现了作为东京审判焦点的南京大屠杀段落,但倾向性明显的民族情感仍然超越了对审判过程的客观呈现,这反而弱化了影片的真实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作者对主观情感的节制,体现我们在七十年后反思历史伤痛时所彰显的普世价值和理性,是中国电影人突破“抗日题材”电影瓶颈的要害所在。
不同于《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等传统西方战争题材影片,《南京》更注重原始的真实。作为纪录电影,它的价值,除了影片的创作者们搜集并呈现在银幕上一
批新影像素材,更为确凿地证实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惨况之外,两位美国导演还邀请演员来扮演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中国难民的西方人士,如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明妮·魏特琳等,以一种更为人性化和戏剧化的方式,让这部原本沉重、血腥的纪录片更易为普通观众所接受。相比于中国纪录片在作品形态上的粗糙和单调,曾经荣获过奥斯卡奖的古登塔格和斯塔曼的确有更丰富的叙事经验与表现手段。
作者并不讳言《南京》的西方视角,在导演与中国观众的交流现场,他们多次表示这部作品是站在欧美文化界的立场上进行的观照与反思,更多强调国际安全区创立者的西方背景是他们的价值选择。虽有观影者感喟《南京》因此而“温和陈腐,隔靴搔痒”,不足以震撼国内观众的内心世界,但若因这部影片着重于欧美人士主导的“世纪救援”,而对美国人的“救世主心态”心存不悦,便未免有些狭隘民族主义的过激心态。
其实,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之上,从任何角度切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剖面,都是对人类良知作出的有益努力;更何况这部纪录片将这段恐怖时期的人性光辉,将那22名国际友人的义举,第一次表现得如此真实而详细,即便单从这一贡献来说,《南京》也不失其作为优秀纪录片的历史价值。
1.下列关于影片《南京》的解说,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南京》真实而详细地表现了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中国难民的22位人士的义举,展现了血腥背后的人性光辉。
B.《南京》呈现了一批与大屠杀有关的新影像素材,更为确凿地证实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惨况。
C.《南京》是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由美国人比尔·古登塔格和丹·斯塔曼联袂出演。
D.《南京》作为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表现出比中国纪录片更丰富的叙事经验与表现手段,荣获奥斯卡导演奖。
2.文中《南京》的“西方视角”指的是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一种更为人性化和戏剧化的方式,让原本沉重、血腥的内容更易为观众所接受。
B.不同于《辛德勒名单》《兄弟连》等传统西方战争题材影片,更加注重原始的真实。
C.着重于欧美人士主导的“世纪救援”,抱有“救世主心态”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心态。
D.站在欧美文化界的立场上进行观照与反思,更多强调国际安全区创立者的西方背景。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其实,从任何角度切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剖面,都是对人类良知作出的有益努力。
B.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抗日题材”电影突破其瓶颈的要害,在于创作者对主观情感的节制,体现我们在七十年后反思历史伤痛时所彰显的普世价值和理性。
C.声泪俱下的控诉与义愤填膺的声讨,一直是国人对南京大屠杀秉持的基本立场,这也影响到了相关的影视作品。
D.以表现南京大屠杀为主要内容的国产影片《南京大屠杀》和以一定篇幅再现了作为东京审判焦点的南京大屠杀段落的电影《东京审判》等,往往存在某些表达上的不足。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