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
回答题目:2621条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下面是全文的解释.看看多更容易理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②,七里之郭,环③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④非不深也,兵革⑤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⑥,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⑦,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⑩,亲戚畔11之;多助之至,天下顺12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3.
标注:②〔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③〔环〕围.④〔池〕护城河.⑤〔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古代作战时士兵用以保护身体的军服).⑥〔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⑦〔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⑧〔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⑨〔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⑩〔至〕极点.11〔畔〕通“叛”.12〔顺〕归顺,服从.1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地.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