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溪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①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②向...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溪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①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②向若③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节选自《庄子·秋水》)
(注释)①河伯:传说中的黄河之神。②望洋:仰视的样子。③若:海神名,即北海若。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
A.不见水端 东坡右手执卷端(《核舟记》) B.而轻伯夷之义者 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治水必躬亲》)
C.我之谓也 何陋之有(《陋室铭》) 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钟子期辄穷其趣(《<列子>一则》)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哪一项?()
A.始吾弗信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为莫己若者.
(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4.河伯面对“百川灌河”“不见水端”两种景象时,他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选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