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
回答题目:2621条
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等于解说《里仁》的话,谈仁的用.仁义并不是摸不着、看不到、很高远的.只要在观念上引发仁慈心,去爱别人,有一点爱心存在,就是仁爱的道理,就可达于仁道,不要去向外驰求.
下面讲到孔子作学问、作人的一个事实:
同姓不婚的优生学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于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
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
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是陈国,司败是官名,就是司寇.作一不伦不类的比方,就好像现在的司法行政部长.实际上比司法行政部长权力大,可以执行法律的.他问的问题是问到鲁昭公.这是外交上的事,我们要注意.很多到外国去的人,与外国的知识分子谈话,慢慢就谈到我们的政治问题.有许多问题是很不好答复的,孔子也遭遇了这种情形.鲁国是讲文化的礼义之邦.陈国的司败,就问到鲁昭公知礼不知礼.孔子站在国家的立场只有说:“那当然知礼.”孔子讲了这话就走了.陈司败就对孔子的学生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号子期,少孔子三十岁——作揖行礼,在外交礼貌上,进一步靠近巫马期身边,低声说,据我所了解,真正了不起的君子,是没有偏私的,不对自己存私心的.你老师孔子,是一代圣人,了不起的君子,可是他也免不了私心.我刚才问他鲁昭公娶了吴国的一个女子作太太,取名吴孟子——古代是同姓不结婚的.吴国与鲁国是周公之后,依礼是不能通婚.鲁昭公这样做,是不是知礼?你老师说他知礼,假如鲁昭公是知礼,各个都知礼了,还有哪一个不知礼?你们老师还是有私心啊!
说到这里,我们研究,为什么中华民族发展得这么好,成为世界上优秀民族?这和我们古礼同姓不结婚的制度很有关系.以现代优生学的观点来看,这是古代了不起的好制度.同姓结婚,只要三代以后,人种就完了.往往有表兄妹结婚,生下来的孩子,脑子非常笨,乃至变成白痴,这是血统问题.讲礼制问题,更不可以.所以我们现代的风气,通常同姓结婚,要出了五服以外.
巫马期听了陈司败这样批评老师,回来就向孔子报告了.孔子说,我实在非常幸福,我只要有一点错误,别人就会指出来.这段话使我们有两个认识.
第一,一个人地位高了,很不幸,就是自己有了错误,也没有人会告诉你.这要自己居过高位,才会亲身体验出来.就拿我个人来说,教书这样久了,学生中五六代都有.见了面,他们太老师的乱喊一气,听到的都是恭维.有时候到外面去,有些机构还派上车子,参谋、副官跟在后面照应,对这种情形,我宁愿一个人溜开,要自由活动.人生到了这个时候最危险,“活埋人”嘛!我经常说中国的哲学了不起,皇帝为什么称“孤家”、“寡人”?当了皇帝真成了寡人,想轻松一下,都没有人敢一起来说笑,真没意思.因此,我们研究历史心理,就知道地位越高心里越空虚,空虚到想发一个牢骚,想讲一句感叹话的对象都没有,相当可怜!不要以为功名富贵好,到了高位就是“寡人”,就是“孤家”.不但如此,年纪大了,各个遇到你都尊称老太太、老先生的时候,也完了,是“孤家寡人”了.说到此,我就想到当年四川一位同盟会员,这位老先生,做过很多事情,我是跟他年龄差了一大截的忘年交.他告诉我许多当年革命的经过,并且还告诉我他的两句诗:“回回坐上席,渐渐变坟堆.”这就说明年位一高,自己有过错,没人指示,这个上席也很不好坐啊!所以孔子说自己很幸福,有了过错,便有人指出来了.
第二个认识是什么?孔子对于知礼不知礼,心里明白得很.但别人问到自己国家的国君时,他绝不会批评自己国君的不对.所以当然要说鲁昭公知礼,绝不能说不知礼.你们外国人讲他不对是你们的自由.而且既然你们外国人懂了,何必再问我?你问我,我当然这样答的.所以这也是孔子的高明,同时也是外交上的礼貌.
跟着又说到孔子生活的情趣,也就是“游于艺”涵义的发挥:
生活的艺术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是很喜欢音乐的.音乐和诗歌,用现代话来说,即是艺术与文学的糅合.过去的知识分子,对艺术与文学这方面的修养非常重视.自汉唐以后,路线渐狭,由乐府而变成了诗词.人生如果没有一点文学修养的境界,是很痛苦的.尤其是从事社会工作、政治工作的人,精神上相当寂寞.后世的人,没有这种修养,多半走上宗教的路子.但纯粹的宗教,那种拘束也令人不好受的.所以只有文学、艺术与音乐的境界比较适合.但音乐的领域,对于到了晚年的人,声乐和吹奏的乐器就不合用了,只有用手来演奏的乐器,像弹琴、鼓瑟才适合.因此,后来在中国演变而成的诗词,它有音乐的意境,而又不需要引吭高歌,可以低吟漫哦,浸沉于音乐的意境,陶醉于文学的天地.最近发现许多年纪大的朋友退休了,儿子也长大飞出去了,自己没事做,一天到晚无所适从,打牌又凑不起人.所以我常劝人还是走中国文化的旧路子,从事于文学与艺术的修养,会有安顿处.几千年来,垂暮的读书人,一天到晚忙不完,因为学养是永无止境的.像写毛笔字,这个毛笔字写下来,一辈子都毕不了业,一定要说谁写好了很难评断.而且有些人写好了,不一定能成为书法家,只能说他会写字,写得好,但对书法——写字的方法不一定懂.有些人的字写得并不好,可是拿起他的字一看,就知道学过书法的.诗词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几千年来的老人,写写毛笔字、作作诗、填填词,好像一辈子都忙不完.而且在他们的心理上,还有一个希望在支持他们这样做,他们还希望自己写的字、作的诗词永远流传下来.一个人尽管活到八十九十岁,但年龄终归有极限的,他们觉得自己写的字,作的诗词能流传下来,因而使自己的名声流传后世,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是永久性的.因此他们的人生,活得非常快乐,始终满怀着希望进取之心.以我自己来说,也差不多进到晚年的境界,可是我发现中年以上,四、五十岁的朋友们,有许多心情都很落寞,原因就是精神修养上有所缺乏.
孔子深懂这个道理,因此非常注重诗与乐的教化,但他不是一个音乐家,也不善于唱歌,他订了《乐经》,但失传了.现在这一节书是描写孔子听到别人歌唱得好,他一定要求对方再唱一次.当他学会了,“而后和之”,和之就是照他的歌,依他的音乐曲调,另外再作一首,这便是和.说到和,我们常常会在诗题上看到:“和某某先生诗”或“步某某先生韵,这类题目,“步”与“和”的差别:“和”就是照原来的曲调和内容再作一篇.(我们听今天的歌,调子都还可以,但内容却不行.由此就看到了我们文化衰落的一面,那就是文学的修养太差,没有深度;现在报上的文章,也是如此,不像古文寿命长.过去的文章,读过后,文章的句子还留在脑子里,还不喜欢把句子中的字轻易更动.因为古文中的句子多方面都可以通,可以作多方面的看法,值得玩味、咀嚼.现在的白话文就没有这种境界,所以现在的诗歌内容,也和白话文的情形一样.)而“步”又不同了,意思是前面有人在走,我们一步一步都跟前面的脚步走.就是只照他的声调,而内容并不一定要跟着原歌的内容意思,这就叫步韵.
以上是说孔子对乐教的重视,接下去是说他的自我评论.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这是孔子的谦虚话,也是老实话.由这一句话,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结论来:第一是孔子在文学以及各方面的成就,真是达到了顶峰,但他自己始终没有认为自己了不起.不但是学问方面,古今中外,任何一方面真有成就的人,站在顶峰的人,总觉得自己很平凡.这是必然的现象,并不是有意装成的.硬是真的到了顶峰的时候,自然就觉得很平凡.而且还特别小心,觉得自己懂得太有限,不敢以此为足.从这节书可以看出来,孔子那么其实、谦下,而且不是故意装样的.
第二点可以看出儒家所谓的学问,就是指作人做事的道理.并不是头脑聪明,文学好或知识渊博,这些只是学问的枝叶,不能算是学问的本身.学问的表达在于文学,文学是学问的花朵.这里孔子就讲到学问的花叶和根本:“文,莫吾犹人也.”他说如果谈文学的修养,“莫……”这里的“莫”字不是肯定词,翻译成现代白话,近乎“也许”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谈文学,也许我和一般,知识分子差不多.至于讲我自己身体力行做到了君子这个标准没有,那么我自己反省,实在还没有很大的心得.我们从此看到孔子的谦和,这种作学问的态度,非常其实,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