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题目内容: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豉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孙叔敖举于海 举: (2)曾益其所不能 曾:
(3)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 (4)内外不闻吾过 过: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A.宋昭公出亡,至于鄙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4.孟子认为造就人才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什么因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和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故事,印证了甲文中的什么说法?
5.乙文中,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用甲文中的话来概括,其原因是什么?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