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材料一: 材料二: 加速推进的垃圾分类正在走向全民参与时代。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先行先试垃圾分类的46个重点城市中,已有9个城市完成立法;80%以上的城市采取“四分法”,即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
题目内容:
材料一:
材料二:
加速推进的垃圾分类正在走向全民参与时代。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先行先试垃圾分类的46个重点城市中,已有9个城市完成立法;80%以上的城市采取“四分法”,即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25个城市明确了对个人和单位违规投放生活垃圾的处罚,上海市更是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大量实践表明,生活垃圾分类是典型的知易行难。大家都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但真要将其分类“送回家”,无论是公众意识还是硬件设施都需要加紧补课。当下,不少居民为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感到茫然失措,原因在于相关的分类介绍学术性强,让普通民众难以真正消化理解,从而陷入死记硬背的尴尬局面。实际上,“四分法”有其独特的科学设计:一件垃圾产生了,居民宜采用排除法确定它属于哪种类型,即首先判断是否有害,再分析是否可回收利用,然后再看是否为厨余垃圾,最后判断是否可以丢进其他垃圾桶内。
此外,对于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个垃圾桶的内容处理,也要区别对待:有害垃圾的产生量相对少,需要被送往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必须封闭运行;可回收物的社会认知度较高,一般都能投放正确;厨余垃圾或者湿垃圾其实就是日常饮食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具有水分和有机物含量高、易腐烂变臭等特点,需要通过粉碎等方式前期处理后,再通过成熟的处理技术将其资源化;其他垃圾则一般用于焚烧发电——这是消纳能力最强的垃圾处理技术,居民识别不清的垃圾一般都可丢进这个类别的垃圾桶。
(节选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许多国家在垃圾处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如在德国,一般家庭住宅楼都设有专门的室内或室外垃圾房用于放置各类垃圾箱,在很多垃圾房中,都张贴有比较形象的垃圾分类说明,用以指导居民正确分类垃圾;新加坡政府在提倡垃圾分类投放的同时,为了不给居民因垃圾分类过细增加相应负担,注重减少垃圾产生的源头,如减少过度包装等,并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再回收利用上下功夫;保加利亚2018年在首都索非亚投产的一处现代化垃圾处理中心,专门建有儿童互动教育中心,用于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
(来源:《经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标准将生活垃圾类别调整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4个大类和11个小类。
B.相比于2008版标准,新标准的标志图形符号共删除4个、新增4个、沿用7个、修改4个。
C.“新华社发(边纪红制图)”,标明了图表的来源和制图者的姓名,以体现信息的可靠性。
D.目前,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3.9%,其中上海、厦门、宁波、广州等14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70%。
2.材料二的第一段文字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加点词语“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
可回收物的社会认知度较高,一般都能投放正确。
4.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谈谈国外在垃圾处理方面给予我们哪些启示。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