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在很长时期里主要局限于官方主导的赈灾救荒和民间宗族的内部互助,两者均以乡村地区为重点,属于对特定对象的临时性、应急性举措。 入宋以后城市发展空前兴盛,...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在很长时期里主要局限于官方主导的赈灾救荒和民间宗族的内部互助,两者均以乡村地区为重点,属于对特定对象的临时性、应急性举措。
入宋以后城市发展空前兴盛,各级城市日益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所构成的限制,开始形成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文明形态和社会体系。但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关系的快速变化,也带来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居民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有时影响到统治秩序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结合城市社会的特点,探索有别于传统荒政的救助体制。
宋代城市官方救助体制是在北宋中后期逐渐建立起来的。宋仁宗下诏,令天下设置广惠仓,用以救助各地“在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这是宋廷首次颁布面向全国的城市救助政策,广惠仓也是首个全国性的城市救助机构,由此形成以广惠仓救助城市、常平仓救助乡村的格局。此后,宋廷又陆续颁行一系列救助政策和措施,包括针对无业流浪人员的“惠养乞丐法”、针对鳏寡孤独疾病残废人员的“居养令”、针对各类穷困居民的“助葬之法”等。及宋徽宗即位,进一步加强官方救助力度,推进救助活动的制度化。他诏令各地城镇广设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等救助机构,明确各救助机构的职能,规范其活动方式,并注重特定情况下的专项救助,形成了济、养、赈结合的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城市救助体系。宋室南渡后,城市官方救助的主体由中央朝廷逐渐转向地方政府,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救助活动,构建不同特色的救助体系。
与传统荒政侧重于对灾荒民众的临时性救助不同,围绕城市建立的官方救助,以日常性的贫困救济和生活保障为重点,其救助对象涉及各种城市“贫民”和“穷民”。所谓“贫民”,包括资产微薄的坊郭下等主户和没有资产的客户等,他们生活艰难,而且很不稳定,“一日失业,则一日不食”,极易陷入破产困境;所谓“穷民”,包括老幼孤寡、疾病残废、流浪乞丐等,需要依靠救助才能生存。从救助类型来看,除了临时赈济,更主要的是预防性救助和补偿性救助。前者重在对各类贫穷群体的日常救济,以帮助他们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后者是对诸如贫困士人、宗室、老人、寡妇等特定群体的优待抚恤,以帮助他们稳定生活。就救助方式而言,则有无偿、有偿、收养、放免、资助等。
(摘编自陈国灿《宋代城市的社会救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没有社会救助体制,直到北宋中后期才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社会救助体制。
B. 进入宋代之后,各级城市形成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文明形态和社会体系,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C. 宋仁宗诏令天下设置广惠仓的救助对象不再局限于特定的灾荒民众而是面向广大的普通贫穷居民。
D. 宋徽宗力革陈弊,大胆创新,使宋朝的城市救助形成了济、养、赈结合的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救助的局限,并以此为立论前提,突出宋朝官方救助体制的先进性。
B. 文章从城市发展、人口增长、社会关系等角度逐层分析,论证了宋朝官方救助体制产生的原因。
C. 文章重点阐述了宋朝官方救助机制的具体内容,以及官方机制与传统荒政临时性救助的不同。
D.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式论证了宋朝官方救助体制由建立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轨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城市的发展往往是利祸共生的,在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等问题。
B. 宋室南渡后,由于中央朝廷实力的减弱,城市官方救助的主体开始由中央朝廷逐渐转向了地方各级政府。
C. 官方救助与传统荒政侧重于对灾荒民众的临时性救助不同,它更关注弱势群体日常性的贫困救济,价值深远。
D. 古代社会救助由赈灾救荒到形成官方救助体制,使得救助活动开始由“恩赐”性质转向人们普遍享有的社会权利。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