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计算机能否具有类似人类的意识和智能这个问题上,有些报道认为既然机器在围棋上能够战胜人类顶尖高手,那么它在心智水平上也不会比人类差,甚至它很快能够战胜和控制人类。那么,机器...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计算机能否具有类似人类的意识和智能这个问题上,有些报道认为既然机器在围棋上能够战胜人类顶尖高手,那么它在心智水平上也不会比人类差,甚至它很快能够战胜和控制人类。那么,机器究竟能否企及甚至超越人类心灵?
从心理学的划分来看,心灵具有认知、知觉、行动以及意识与自我意识这样一些基本模块。而当前人工智能的主要工作,涉及的是认知层面。最近,又有研究通过模拟人类的大脑来“全方位地模拟人类心灵”。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做了一个名为Spaun的机器,它可以做基本认知活动,也可以做一些拷贝行为,还可以犯类似人类的错误。该研究的主持人以利史密斯认为人工心灵的时代就要到来。
然而,人工智能究竟能否像以利史密斯这样的乐观者预测的那样,会企及人类心灵并超越人类心灵呢?对此,笔者将从人类心灵的本质这一维度来考察人工智能和人类心灵之间有没有什么界限或鸿沟。主观性是人类自身无法摆脱的一种心灵特征,而这种心灵的主观性方面本质上是与第一人称视角相结合的,主体了解自身意识状态内容的方式也是无法向他人开放的,是私密的。而人工智能的信息处理却可以外在地由多个视角来理解,因为人工智能处理信息的过程是被设计的,是可以复制的。它对信息的接收,也只能是一种外在的所与,而非主动吸纳;对于信息的处理,它最多只是进行一种第三人称式的观察和操作,而并非第一人称式的亲历。设计者是可以随时获知它内在的处理状态和信息内容的,即它的内容是开放的、可复制的和可共享的。能不能共享是人工智能和人类心灵之间非常重要的一条鸿沟,同时,它也会带来如下鸿沟。比如人工智能是一个集体,它们可以随时连接起来,而人类心灵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再比如人类有情绪性,机器是没有情绪的;人类在下围棋时经常会犯错误、遭受失败,但是机器不会,即便机器出了错,也要归咎于我们的算法以及我们给它的数据。
那么以上这些鸿沟产生的根源又是什么呢?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类心灵的很多重要特征,比如自主性,但自主性概念本质上是排斥模仿的。而且,自主性还会涉及我们的行动和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又很难实现,因为数据的完全共享性与自我意识的个体性难以兼容。另外,我们的认知、知觉和行动模块里面又存在现象性。即使我们了解清楚了大脑的构造,在我们的物理世界里面也无法做出这种现象性的东西来。自主性和现象性可以说是人类心灵所独有的特征,是人类心灵与人工智能之间更深层次的差异,它根植于人类个体的肉身性,这和数字的可共享性存在着本质的不同,而这正是两种心灵的异质性的基底。
总之,从目前人工智能的进展来看,我们很大程度上做到了让机器具有认知之心。但由于人类心灵和人工智能的根本性的不同,要让机器具有类似于人类的心灵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摘编自陶孝云《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心灵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基于机器在人机围棋大战中的优异表现,表明机器已经能够接近甚至超越人类心灵。
B. 功能性大脑模型的发明,表明人工心灵在认知、知觉等各个层面都发展的比较成熟。
C. 因人工智能处理信息的过程是被设计的,所以它无法呈现出主体的主观性与主动性。
D. 因数据与自我意识的特性难以兼容,所以人工智能很难模拟人类心灵自主性的特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人类心灵的基本模块,为下文的论述内容提供理论支持。
B. 文章用以利史密斯的例子,展现了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成果,也间接指明了研究方向。
C. 文章第三段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有科学研究的理论阐述,也有典型事例的支撑。
D. 文章在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人工智能和人类心灵之间存在的鸿沟,及其产生的根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并非第一人称式的亲历,无法模拟人类了解自身意识状态内容的方式。
B. 在信息接收和处理方式上能否共享是人类心灵和人工智能之间非常重要的区别。
C. 自主性和现象性是人类与机器的根本区别,这也决定了机器难以超越人类心灵。
D. 因为人工智能难以突破异质性的基底,所以它的发展前景堪忧,实用价值较低。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