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画好人生的“九百个方格”》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画好人生的“九百个方格” 叶建军 在网络上,曾经有一个“A4纸上看人生”的热门帖子:以75岁的平均年龄计算,人生不过短短的900个月,用一个30×...
题目内容:
阅读《画好人生的“九百个方格”》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画好人生的“九百个方格”
叶建军
在网络上,曾经有一个“A4纸上看人生”的热门帖子:以75岁的平均年龄计算,人生不过短短的900个月,用一个30×30的表格来呈现,一张A4纸就足够了。如果人生每过一个月,就把一个格子涂上颜色,许多人突然发现,原来人生已过大半,时间来去匆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于是也常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时间的水井永远不会干涸。一张A4纸、900个方格,把时间量化,为人生建模①,也就难怪让人产生“时间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但感慨归感慨,这张A4纸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更是一种激励,仿佛一下子让人看到了人生的进度和时间的井底,从而有了一种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既然人生就是这么900个方格,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慎重落笔,把每个方格都涂得精彩而饱满呢?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而手握人生时间巨笔的,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画好人生的900个方格,就是要在方寸之间用心,做好为人生谋篇布局的工作。有人说,珍惜时间的人做梦都在思考问题,浪费时间的人白天也当成晚上来消遣。在方寸之间用心,就当在心里打好人生的草稿,尽早规划好未来路径,让不同时期的目标牵引着自己充实人生的奋斗;就当在心里放个闹钟,时刻提醒自己“时间的存量已经越来越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更需加倍努力、不懈奋斗;就当在心里扬起风帆,时刻让自己保持爬坡过坎的压力感、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和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方不负青春韶华。
春夏相交但有别,秋冬相接但不紊②。900个端端正正的方格,也是一种隐喻,恰恰说明人生自有其规则和边界。涂色不能出格,行为不可逾矩。为私者,需要明辨善恶丑美,看清舍与得,坚持修心为善、正心守道、扼心制欲,不做亏心事、不谋不义财,踏踏实实走好人生每一步;为公者,更要养浩然正气,分清公与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尽心竭力持守公道、秉公办事。走远路,更要走对路,这是对人生负责,更是对时间的敬畏。
有人认为,现代生活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将原本属于黑夜、属于休息的时间纳入人的活动时间。技术的进步、日常生活的丰富,拉长了传统意义上的白天。同样是900个月,现代人所能占有的有效活动时间,一定比古时候要长很多。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即使再长的时间也往往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人们终日忙碌,却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生活。事实上,时间本身包含丰富的维度,而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既不是长短,也不是快慢,而是如何让每一分每一秒都更有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质量。 。
时间是慷慨的给予者,也是伟大的孕育者,更是永恒的评判者。在每个人生命的土地上,时间终归会给那些辛勤耕耘的人以丰收,给蹉跎虚度的人以荒芜。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9月17日)
注:①建模:为了研究某种现实或事物而建立的模型。②紊:乱。
1.作者的主要看法是 。(限20字以内)
2.阅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用现实热帖论证了本段的观点。
B. 第三段论述的重点:我们要在方寸之间用心,为人生做好谋篇布局。
C. 第四段先以春夏秋冬、方格为喻引出观点;再用为私者、为公者的行为准则作证明;最后指出这样做的意义,再次强调观点。
3.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为第五段横线处补充一个合适的事实论据。(不超过60字)
(材料)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被称为“两弹元勋”。
1950年8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他便毅然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1958年秋,邓稼先负责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在没有资料,缺乏试验条件的情况下,他挑起了探索原子弹理论的重任。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常常是工作到天亮。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邓稼先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
1986年7月29日,因核辐射而患直肠癌的邓稼先逝世,终年62岁。
4.生活中,常常见到有些同学一方面大喊时间不够用,一方面又做什么事都紧张不起来。针对这种现象,有人认为他们功课太紧、平时太累,还有人认为是他们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请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谈谈你的看法。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