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可以主要从以下六点加以判断: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基本实践...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可以主要从以下六点加以判断: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基本实践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相关社区、群体和传承人的保护、传承及再创造权利是否得到尊重;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中国剪纸技艺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不是因为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成为很多地方社区和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厘清了这一点,就不难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以及政府在剪纸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即保护和培育这种大众文化生态,支持开展剪纸活动的习俗和社会实践,让剪纸传统及其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至于是沿用过去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是传承人或爱好者在公序良俗规范下的文化表达权利。
(摘自项兆伦《用大历史观看非遗》)
材料二:
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统计情况
类别 | 数量(项) | 省份 | 传承人数量(项) |
民间文学 | 66 | 云南 | 79 |
民间音乐 | 72 | 新疆 | 69 |
民间舞蹈 | 90 | 贵州 | 63 |
传统戏剧 | 13 | 内蒙古 | 53 |
曲艺 | 17 | 青海 | 42 |
杂技与竞技 | 18 | 西藏 | 41 |
民间美术 | 31 | 四川 | 39 |
传统手工技艺 | 61 | 湖南 | 25 |
传统医药 | 13 | 广西、吉林 | 24 |
民俗 | 96 | 甘肃 | 15 |
(改编自肖远平、王伟杰《中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及传承人统计分析》)
材料三: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的记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非遗保护传承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自下而上”的。我国1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多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非遗虽然被称为“遗产”,但又不像别的已经“固化”的遗产,它是仍然存活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的传统,也许已经老迈,却不是朽木;也许已见式微,却从未消亡。对于这样活着的文化,在新的时代应有新的内容,非遗也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遗保护传承的另一条线索是“自上而下”的。随着对非遗的重视,国家的政策、财政的资金为非遗的保护、传播、传承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持。
除了政府的引导,还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西方的圣诞节之所以风行于世,就在于产业的力量,让商家广泛参与。圣诞树和圣诞老人的形象符号,圣诞歌和圣诞礼物的仪式营造,都成为商家“圣诞大餐”的内容,既调动起人们参与的兴趣,也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在互联网时代,非遗也要与时俱进,用好网络传播工具,用好网络传播工具,让“传播”与“传承”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活态存在的生命力。
(摘自杨文博《民间工艺如何与互联网结合》)
材料四:
首先,互联网可以为民间工艺提供广泛的销售平台。互联网的链接功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销售平台的建立——使消费者、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实现无时空障碍的沟通。其次,民间工艺线上推广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线下体验机会。线上推广、线下体验是互联网时代非常重要的商业思维。再次,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态也随之发生改变,个性化消费需求显著提高。互联网时代,商家可以利用消费数据的积累分析出商品的市场反响情况,对不同的消费者有的放矢,实现更精准的营销策略。
(摘自张玉玲《活态传承需全民参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关键是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B. 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C. 非遗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因此新时代非遗也应有新的内容。
D. 在非遗保护中政府要找准角色定位,积极地引导,并且尽量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剪纸是沿用过去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传承人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
B. 材料二显示,我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中类别、省份等层面的分布都不均衡。
C. 非遗虽然仍存活在我们当代生活中,但是缺乏生命力,在新的时代难免消亡。
D. 政府对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了保障和支持,是非遗保护传承中最重要的力量。
3.综合民间工艺与互联网结合的做法,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在互联网时代非遗如何做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