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 北京建筑大学...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李俊奇认为,我们的城市应该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对路面进行透水铺装,以及建造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蓄水池等设施。其直接目的固然在于收集利用雨水、减少洪涝灾害,但从城市建设理念来讲,这其实是对城市公共设施、生态系统的改造和升级,是着眼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布局。
海绵城市理念主要包括一个核心指导思想、三大建设途径、三大雨水系统和四大关键目标。
一个核心指导思想指低影响开发理念。三大建设途径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低影响开发。针对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维持自然的水文特征;针对已经遭受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破坏的生态系统,采用生态手段进行修复;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应积极采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减少硬化面积,提高城市滞蓄、渗透、净化雨水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呢?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不可能一蹴而就。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就是“道法自然”,建设自然、生态、绿色的基础设施。这些年我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太过于强调灰色基础设施建设,相应地淡化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灰色基础设施过分注重人工化的工程。而绿色生态的基础设施,就是用生态自然的,或者模仿自然的生态措施实施。
海绵城市建设还应因城、因地而异,不能简单地套用或复制某一固定模式。应该尊重科学,不能过分地夸大或贬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作用.注重利用适宜当地的生态化设施,如植草沟、雨水花园、雨水塘、多功能调蓄水体等,这些设施还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城市径流污染和内涝风险,降低水环境污染巨额治理费用,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
海绵城市的建设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通过宣传与交流,让老百姓明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可建立关于雨水排放的奖励和补贴机制等。北京就曾经对开发商提出了,如果建立雨水利用设施,就会减免防洪费。
海绵城市的建设,必然会拉动经济增长,从本行业的规划、施工、软件模型开发,到带动其附属产业的产品制造等,能够促进多产业共同发展。在雨水系统改造的同时,可以结合道路铺装改造、绿化景观提升等项目来共同完成.国家的投资,加上地方的配套资金和社会资本的参与,甚至有人预计未来海绵城市的建设规模可达万亿。
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连片效应,不然,就很难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若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小区,每一条道路,都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来规划和实施,就会积少成多,效果会更好。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以水定城”的战略,这对推动城市文明的发展,特别是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会大有裨益。
(选自半月谈《海绵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家认为,海绵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B.海绵城市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将会给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带来弹性。
C.海绵城市建设要遵循道法自然的指导思想,建设自然、生态、绿色的基础设施,不能像过去那样过于强调灰色基础设施。
D.建设海绵城市以收集利用雨水、减少洪涝灾害为直接目的.主要措施是对路面进行透水铺装及建造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绵城市建设要注重绿色生态基础建设,要充分收集利用雨水.但也不能过分夸大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作用。
B.建设海绵城市应该在低影响开发理念指导下进行,根据不同的生态系统有针对性地采取修复、保护或开发等手段。
C.海绵城市建设应因城因地而异,科学规划、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一蹴而就.
D.海棉城市建设是对城市公共设施、生态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它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多产业发展,建设规模已达万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的生态化设施,如植草沟、雨水花园、雨水塘等就如同海绵城市的“海绵体”,可以缓解城市径流污染和内涝风险。
B.国家提出“以水定城”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容易给城市带来内涝等灾害,从而给国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C.建设海绵城市要注意连片效应,每一个区域都要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来规划和实施,这样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D.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除国家投入外.应该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这将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