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①本草的命名有一套规律。最常见的以药物的自然形态来取名,听其名,知其貌。比如“七叶一枝花”,它只有一根独茎,茎上生有一轮叶子,共七片,花也只有一朵,就生在这七片叶子围护的植株顶端,越发显得娇俏艳丽—...
题目内容:
①本草的命名有一套规律。最常见的以药物的自然形态来取名,听其名,知其貌。比如“七叶一枝花”,它只有一根独茎,茎上生有一轮叶子,共七片,花也只有一朵,就生在这七片叶子围护的植株顶端,越发显得娇俏艳丽——药名与药草甚是合拍。还有半边莲、猫爪草,它们不仅是药名,也是采药的识别特征。
②其次是考虑 。譬如以根入药得名的板蓝根,以叶入药得名的枇杷叶,以皮入药得名的陈皮,以花入药得名的藏红花等等。
③还有很多是以 来命名的。如白芨、黄芩、红花、青黛、麝香、乳香等。
④ 命名的药物也不少:决明子、千里光,听其名,用以明目一定疗效不错;续断、骨碎补,治骨折有奇效;伸筋草,顾名思义,当然是舒筋通络的。还有治风通用的防风、乌须黑发的何首乌……诸如此类的药名会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慰藉和鼓励,有益于疗病。
⑤每到严冬时节,在四川、青海等地的冰天雪地之中,有一种小草会开出黄艳艳的小花。它虽然没有腊梅那清雅、高洁,却能润心肺、益五脏,是化痰止咳的良药。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款冬花”。款,在此本为古意“至”,然而却因为它的另一个常用意“□□”,令人对花儿有了动态美感的联想。 命名的,除了款冬花,还有仲夏成熟的半夏、夏至成熟的夏枯草、经霜采收的冬桑叶等等。
⑥本草的命名美妙而质朴,探求药名的玄机可以使我们对中华文化有更具体、更深入的认识。
⑦例如,有些药名以“胡”“海”“番”等字做为标志。从这些不同的标志中,我们可以了解药物传入的时代及地域。农史学家认为,凡药名前冠以“胡”字的中草药,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丝绸之路传入,如“胡麻”;凡是冠以“海”字(除指明产于海洋的外)的药物,多为南北朝以后东南海路开通,由海路引进的,如“海藤”;凡冠以“番”字的,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外国船只)带入,如“番木鳖”。有些药名除了摹形外,又进一步作联想类比,产生异名。如“金灯花”别名“无义草”,“金灯花与叶不相见,人恶种之,谓之无义草”,以“无义”代指草药,反映出了古人类比的思维方式及对无义之人的憎恶之情,表现出了古人朴素的道德观念。
⑧要说本草药名之玄妙,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个例子。《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味主治心神不宁、失眠、惊悸等症的药草——“远志”。此药乃用其根,而地上之苗则称“小草”,药效不如根部强。相传东晋名相谢安早年曾立志在东山隐居,后来不得已出山当了权臣桓温的司马。一次有人送给桓温一些草药,其中就有“远志”。桓温拿起它问谢安:“这味药又叫‘小草’。为什么一种东西有两个名称呢?”另一位大臣看了谢安一眼,答到:“这很容易解释:在山里叫远志,出了山就是小草。”谢安听后甚为惭愧。“远志”,这药名中蕴含的意趣,又岂止是中医药学的哲理呢?
1.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两篇材料都表现了中药的命名既包含自然之美、又富有文化意蕴的特点。
B.《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黄帝内经》都是古代药学著作。
C.中药“玉竹”的得名是因为它的外形长得像竹子,光莹有节,华美如玉。
D.按中药命名规律判断,“胡荽”“海桐皮”“番泻叶”很可能是外域传入的药草。
E.以“本草”称中药,突出了中药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蕴含深刻的哲学思考。
2.自然界中的很多植物、动物、矿物都可入药。请从下面的三种中药中任选一种,结合生活实际或阅读积累展开联想,谈谈这个药名的妙处。(4分)
刘寄奴:一种菊科植物。刘寄奴即南北朝时的宋武帝刘裕。此药草具有破血通经、敛疮消肿的功效。外伤出血局部肿胀可用其煎汤淋洗疮口,能消炎止痛,防止感染。
凤凰衣:鸡蛋壳的内膜。别名鸡子白皮、凤凰蜕等。干燥后多为褶皱的纸样薄膜,呈浅 黄色或黄白色,略有光泽,具棕色线样条纹。有化痰止痛、护疮生肌的功效。
云母:一种呈晶体状、有玻璃光泽的矿物,古人认为“此石乃云之根”。《神农本草经》: “安五脏,明目,久服轻身延年。”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