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波兰布热金卡电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波兰布热金卡电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节选自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罗森塔尔)
材料二: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意味着中华民族这段历史的血色记忆成为世界记忆,“申遗的成功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传播的新里程碑”。近年来,南京大屠杀史实知晓度逐年上升。仅在2017年,就有26万余外国人来到纪念馆参观,在纪念馆的留言本上也留下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字。
“这是一段悲惨的历史,应该被世人铭记,并且以后不能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加拿大圣托马斯市市长海瑟·杰克逊参观纪念馆后留言,“参观了有关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史料,非常震撼,捍卫和平是人类的心声。”挪威学者、有着“和平学之父”美誉的约翰·加尔通感慨。
继2016年10月《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冈城进行后,2018年6月,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走进白俄罗斯、捷克。展览以“欧美人士视角”为切入点,以“第三方档案”为素材,客观呈现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短短几天内吸引很多当地市民自发前往观展,并给他们带来深深的震撼。
白俄罗斯伟大卫国战争博物馆馆长史利亚赫金感慨:“《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走进白俄罗斯,将促进两国人民对二战历史的进一步认知,加深彼此的了解。把记忆存留下来,是为了让悲剧不再发生,推动世界和平。”
捷克摩西州副州长卢卡斯为之动容:“欧洲民众渴望加深对亚洲国家二战史的全面知晓。尽管说什么都无法让无辜死难者重生,但我认为纪念这样的历史事件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让所有人都在心中记住战争的残酷,在内心深刻反省,这样才会防止战争历史重演,推动世界和平。”
(节选自《新华日报》2018年12月13日 第F01版《共同推开记忆之门,一起点亮和平之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开头描绘一幅和平优美的景象,目的是和当年的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形成鲜明的对照。
B. 材料一中“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是说,这里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没什么好说的。
C. 材料一参观者“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反映了他们内心的沉重,暗示这里曾经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
D. 材料二中《南京大屠杀档案》收录了大量日军侵华的史料,客观呈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成为了南京大屠杀历史传播的新里程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作者用“居然”和“还有”来强调人们在现实与历史的反差面前极度的惊讶与难以置信,含蓄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痛和愤怒。
B. 材料一1—3段是本文导语,交代了写作动机,强调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同时也呼应标题,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距离。
C. 材料二用参观纪念馆的具体人数和不同文字的留言以及史实展走进白俄罗斯、捷克等事实反映近年来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知晓度逐年上升。
D. 材料二加拿大圣海瑟·杰克逊、白俄罗斯史利亚赫金、捷克卢卡斯等在了解南京大屠杀史实后都认为应当铭记历史,捍卫世界和平。
3.材料一着力表现记者的主观印象,而材料二着力陈述被采访者对南京大屠杀的感受,试简要分析二者侧重点不同的原因。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