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以下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如何读书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
题目内容:
阅读以下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如何读书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
③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⑥读书思考,随手记之,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人民日报》2015年03月31日24版,有删改)
(材料二)
我的读书经验
蔡元培
①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也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
②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专心。我初读书的时候,读的都是旧书,不外乎考据辞章两类。然而以一物不知为耻,种种都读,并且算学书也读,医学书也读,都没有读通。到了四十岁以后我始学德文,后来又学法文,我都没有好好儿做那记生字练文法的苦工,而就是生吞活剥看书,所以至今不能写一篇合格的文章,做一回短期的演说。
③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勤笔。我的读书,本来抱一种利己主义,只注意于我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这本来不算坏,但是我的坏处,就是我虽读的时候注意于这几点,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若是有时候想起来,几乎不容易寻到了。我因从来懒得动笔,所以没有成就。
(摘自肖东发、杨承运编写《北大学者谈读书》,有删改)
(材料三)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选自《 》)
1.上述几则材料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读书应持的方法,请你分别概括。
2.材料一第②③两段列举顾颉刚和钱钟书先生的例子,有何作用?
3.请你对材料二的第③段进行改写,使之能放入材料一的第④段,作为反面事例,与顾颉刚、钱钟书的例子形成对比。
4.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在末尾的书名号内填补合适的标题名称(15字以内)。
5.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读书方法,请以你自己读过的某一本书为例,谈谈你的读书方法。(要写出书名;字数50以上)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