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赋税是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经济基础,我国历朝历代封建政权对于赋税的征收莫不极力讲求,并制定了种种严密的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即在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的基础上制定了鱼鳞图册与...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赋税是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经济基础,我国历朝历代封建政权对于赋税的征收莫不极力讲求,并制定了种种严密的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即在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的基础上制定了鱼鳞图册与赋役黄册制度。黄册以人户为中心,册上登载各户人丁及财产状况,鱼鳞图册则以田地为主,两者相互参照、互为经纬,构成国家征派赋役的重要依据。
但无论是依据户籍还是地籍,明代十年一大造的制度规定,都不能适应历年所发生的民户人丁、田地的变化,加上攒造册籍与推收钱粮过程中,户书、粮书、里书、甲书等吏役人等从中舞弊,生者未补入,死者不予勾销,田地买卖、抵押等情形都没有登录在册,黄册制度逐渐陷入紊乱和废弛状态,因此,在很多地方黄册演变为徒具虚名的“伪册”。有鉴于此,地方州县以黄册为基础,为应对编徭征税的实际而编制实用文册,即实征册。实征册可以按照实际需要灵活编制,更适合本地区的情况,很快就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被普遍采用。于是在明代中后期,赋役册籍就出现了两套系统:一种是日益成为具文的黄册,一种是切合地方实况的实征册,时人即云“解部有黄册,则州县有实征(册)”。在徽州地区,万历年间之后乡民买卖田粮后推收税粮,主要在实征册上进行,在黄册上推收已纯属形式。
随着清初以万历年间的税赋原额来编纂赋役全书,政府逐步确立了田赋“定额化”的原则,以此来确保国家财政的收入。而清初编纂的赋役全书已成为一种征税标准,于是实征册就成为田赋“定额化”下州县实征的重要册籍。清代前期,一般都是由州县官主持编纂实征册。据黄六鸿于康熙年间撰写的《福惠全书》所记载,实征册由州县官于每年征税前,召集里书攒造而成。其具体办法是,先确定本县一年应征钱米总数,然后按照本县应税田亩数及科则,分配到各都、图、里、甲,最后落实到各甲花户,按照花户登录到册籍上。实征册每页可写八户,每户名下写明田地山荡人丁的税则及花户应纳税额。甲、图、都各造其实征册,然后汇总为州县的实征册。此种编制方法应该反映了大多数州县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前期由州县官主持编纂的实征册,一般在县衙和乡里册书手里各存放一本。但在由下往上的编制实征册的过程中,乡里册书手里实际保留了实征草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乡里册书掌握的实征底册由于随时推收和更新,更为贴近实情;另一方面,随着州县官的频繁更换,特别是咸同年间遭遇兵燹,保存在县衙的实征册大部分散佚或毁于战火,一些地方官府不得不主要依赖乡里册书所藏之实征底册。如果说明代的赋役黄册与清代的实征册皆为“官册”,那么保存于乡里册书手里的“实征底册”就属于“私册”。从明到清,由于黄册逐渐脱离实际,实征册也开始失控,于是乡村基层赋税征收的依据转以“私册”为凭,由此呈现一种由“官册”到“私册”的嬗变轨迹。
(摘编自杨国安《账簿与权力:清代实征册与乡村基层赋税征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人户为中心的赋役黄册和以田地为中心的鱼鳞图册,两者相互参照、互为经纬,成为明代社会重要的赋税征收依凭。
B. 因十年一大造的制度和吏役人员的作弊,明代为征派赋役编造的“黄册”在多地与实际情形严重脱节,从而徒具形式。
C. 明清时期的实征册是地方官府为应对编徭征税的实际每年主持编纂的实用手册,由于更切合地方实况,很快得到推广。
D. 清代的实征册采用的是由下至上的编制方法,先由甲、图、都等各级基层组织造其实征册,然后汇总为州县的实征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黄册制度的建立与废弛、实征册的出现及其编制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明清基层赋税征收依据的发展演变过程。
B. 文章第二段综合运用引用、举例、因果等多种论证方法,说明了在明代中后期,赋役黄册被实征册取代的现实需要。
C. 黄六鸿在《福惠全书》中记载了实征册的编制方法,并以点带面,推断该方法反映了大多数州县编制实征册的情形。
D. 文章结尾承接上文,从官府、乡里册书两个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清代赋税征收依据由“官册”向“私册”转变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汲取财税资源、维系国家的运转,封建政府往往借助一套由户籍、地籍等综合构成的册籍系统,来实现税源的掌控和赋役的征派。
B. 明代中后期的赋役册籍出现了两套系统,使作为赋役基本制度的黄册演变成徒具虚名的“伪册”,某些地区甚至完全被实征册替代。
C. 清初编纂的赋役全书虽以万历年间的税赋原额为基础,但清朝遵循的是田赋“定额化”原则,可见,清朝赋税征收制度发生了改变。
D. 清代实征册在县衙和乡里册书处各存放一本,如果在县衙的实征册没有被毁或未散佚,地方官府就不需要依赖乡里册书所藏的实征底册。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