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拙”是中国艺术的灵魂,它是艺术中的一种根本性趣味,在中国不懂得“拙",就不知道怎么做建筑、造园林,刻印章,写书法、画图画、品戏曲,拙跟巧是相对的,老子讲“大巧若拙”,...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拙”是中国艺术的灵魂,它是艺术中的一种根本性趣味,在中国不懂得“拙",就不知道怎么做建筑、造园林,刻印章,写书法、画图画、品戏曲,拙跟巧是相对的,老子讲“大巧若拙”,大巧是最高的巧,拙是不巧,最高的巧是不巧,他的意思并不是要追求不巧。一般来说,人总是喜欢追求巧,而不喜欢不巧的东西。如工艺,就是追求巧的过程,但古代有一句话叫“大匠不斫”,是说最有本事的工匠人,没有雕琢的痕迹。
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是清代康熙到乾隆时期一个著名书画家,他把中国古拙传统推到极高地步。他曾在一幅梅花图上用他特有的古隶题有七个大字:“损之又损玉精神。”“玉”是梅花,“损之又损”来自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的道是“损”道,“为道日损”是中国艺术的一个定律,是要从表象世界走向真实世界,追求内在的东西,“损”道不是做减法,“损” 道就是拙道。
中国人特别喜欢石头,“石头”也呈现了一种拙趣。老子说:“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老子不愿做一块琭琭的美玉,虽有令名,但经过刮垢磨光的无数次打磨,成了被塑造的对象,这样就是有为,背离自然之旨。他宁愿“珞珞如石”——做一块坚硬的未雕的石头。
儒家好玉,道禅好石,两种不同的思想指向,正好反映对秩序的不同看法,也体现出不同的人格指向。没有理性的社会是混乱的社会,缺乏礼仪的人生是粗鄙的人生。但当知识、理性、礼仅发展到与人的真实生命追求相反的程度时,就成了人的生命的负面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两种思想都有价值,相互补克,以成传统中国思想之大观。
文人艺术对假山有一种偏爱,它有特别的美感。假山是人们运用石科“叠”的、“掇”的,做出一片风景,也演绎着创造者的一片灵心,真正的叠石者,不是简单的“石工”,而是独抒性灵的艺术家,杂乱之石,叠起胜景,配之以明花疏树,建之以陂陀平间,引之以涧瀑清泉,幕之以藤情蕉影,再辅之以蓝天自云,月上柳稍。
假山的美就是“拙”,“拙”就是把巧的东西去掉,把目的性的东西去掉,要巧夺天工。明代计成强调:一切艺术都是人作的,作得就像没有作过一样,作得就像天工开物。他突出中国艺术的一个基本思想,一切艺术都要在遵循自然的原则下规避人工秩序。这里面正体现出一种追求“拙”——天趣的精神。
所以,大巧若拙不是愚蠢哲学,而是让你放弃外在目的性的攫取,追求内在真实的体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体现了道家的无为思想,与艺术上的拙道有相通之处。
B. 中国艺术所追求的拙和巧是相对的,拙其实就是巧,大巧若拙就说明了这点。
C. 玉和石分别对应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玉要求以礼琢磨,石要求复礼后归于无为。
D. 假山的美是创造者凭着他的灵心演绎出来的,巧夺天工就是要摒弃自然造化的痕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巧与拙的相对性入手,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大巧与不巧(也就是“拙")的关系。
B. 文章通过儒道两家的不同思想指向、人格指向的对比,阐明在艺术上应弃儒就道。
C. 文章花大量篇幅论述假山之美,意在强调中国艺术十分注重追求艺术的大巧——拙趣。
D. 文章提出论点后,从思想理论和艺术实践角度加以分析,指出追求大巧若拙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国,如果你不懂拙趣,我们就难以与你谈及关于中国的艺术趣味的问题。
B. 金农的“损之又损玉精神”表明中国艺术要追求内在的东西,追求抽道。
C. 老子强调既要“损之又相”又要“珞珞如石”,表明圣人思想有时也难免前后矛盾。
D. 中国艺术强调要遵循自然的原则,规避人工秩序,但并不排斥人为因素干预。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