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临近端午,许多人早早制定了游玩计划,购物、出行、访友……在忙碌与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中,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假期,放松一下原本无可厚非,可许多人似乎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了端午这个新...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临近端午,许多人早早制定了游玩计划,购物、出行、访友……在忙碌与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中,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假期,放松一下原本无可厚非,可许多人似乎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了端午这个新定的“假”,或多或少淡化了端午这个传统的“节”。端午不仅是“假”,更是“节”,我们过端午节时,更应该关注它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端午节又叫五月五日、重午、端五、重五、五月节、端阳、蒲节、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龙舟节、粽子节、医药节等,是最早出现的中华传统节日之一。早在先秦已经出现,到了汉代,已有合药、在胳膊上系长命缕、迎涛神等诸多习俗。
有统计显示,在中国56个民族中,半数左右拥有属于自己的端午节。比如彝族都阳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及金沙江沿岸等地流行。在节日这一天,每家挂上菖蒲和艾叶,孩子们用雄黄酒擦脸,青年男女包好粽子,在山间草坪唱歌跳舞尽情娱乐。由是观之,端午节习俗传承是古老和现代的统一、时代与地域的交融。
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载体。包粽子、划龙舟等是主要内容。我们过好端午传统文明节日,对弘扬民族精神,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生活的土壤,鲜活地体现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而端午文化应该更可以在传承中别开生面。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都可为端午提供新的载体、创制新的手段、赋予新的内涵。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持续传承和振兴端午文化?比如,立足对屈原的纪念,发掘“诗人节”传统,读诗诵诗赛诗,重塑“诗如海”的端午;比如,借鉴电商营销模式,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实现“数字化”的端午;比如,顺应全球化大趋势,推动东亚国家共建共享端午文化,打造“走出去”的端午。在这些方面,政府、企业、媒体、社会都可大有作为。端午如是,整个中国的文化建设又何尝不是这样?
端午节习俗的传承过程现代性和传统性兼具,包含中国人对文化的选择、对生活的选择,包含了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文化自信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端午节俗在新时代丰富多彩又不失神韵地演绎,传承与彰显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
有民俗专家建议,将端午节文化修养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和必修课,同时运用新的呈现方式让人们了解体验,让端午节成为“记得住的乡愁”。
(摘编自高帆《弘扬端午文化,传承彰显文化自信》,“光明网”2018年6月1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如何过端午来说,许多人重“假”轻“节”,未关注其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B. 端午节名称丰富、起源较早,先秦已有合药、在胳膊上系长命缕、迎涛神等风俗。
C. 四川凉山雷波县一带的彝族人的端午节叫都阳节,有挂艾叶、包粽子等节日内容。
D. 新时代端午节俗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与彰显了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人们对端午节的看法入题,介绍了其名称、由来、习俗、意义及传承。
B. 彝族都阳节例说明端午节非汉族独有,其习俗传承体现古今统一、时空交融。
C. 文章对如何发扬端午文化问题进行横向阐发,从三方面为相关责任主体支招。
D. 文章在论述端午传承的基础上,以专家建议作结,呼吁提升修养,创新方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借鉴电商营销模式,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从而创建了端午的网络营销模式。
B. 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都可为传承文化提供新载体、创制新手段、赋予新内涵。
C. 对端午节文化进行传承必须规范其内涵,因为传承文化是彰显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D. 端午节习俗包含了中国人对文化、对生活的选择,彰显着其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