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题目。 ①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而部署的。但贯通这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8公里,全世界最长,也...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题目。
①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而部署的。但贯通这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8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延伸,一贯到底的规模。我们可以从外城最南的永定门说起,从这南端正门北行,在中轴线左右是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建筑群;经过长长一条市楼对列的大街,到达珠市口的十字街口之后,才面向着内城第一个重点——雄伟的正阳门楼。在门前百余米的地方,拦路一座大牌楼,一座大石桥,为这第一个重点做了前卫。但这还只是一个序幕。过了此点,从正阳门楼到中华门,由中华门到天安门,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这中间千步廊(民国初年已拆除)御路的长度和天安门面前的宽度,是最大胆的空间的处理,衬托着建筑重点的安排。由天安门起,是一系列轻重不一的宫门和广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顶,一层又一层的起伏峋峙1,一直引导到太和殿顶,便到达中线前半的极点,然后向北重点逐渐退削,以神武门为尾声。再往北,又“奇峰突起”地立着景山作了宫城背后的衬托。景山中峰上的亭子正在南北的中心点上。由此向北是一波又一波的远距离重点的呼应。由地安门,到鼓楼、钟楼,高大的建筑都继续在中轴线上。但到了钟楼,中轴线便有计划地结束了。中线不再向北到达墙根,而将重点平稳地分配给左右分立的两个北面城楼——安定门和德胜门。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②在中线的东西两侧为北京主要街道的骨干;东西单牌楼和东西四牌楼是四个热闹商市的中心。在城的四周,立着十几个环卫的突出点。这些城门上的门楼、箭楼及角楼又增强了全城三度空间的抑扬顿挫和起伏高下。因北海和中海、什刹海的湖沼岛屿所产生的不规则布局,与因琼华岛塔和妙应寺白塔所产生的突出点,以及许多坛庙园林的错落,也都增强了规则的布局和不规则的变化的对比。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
注:峋峙(xún zhì):形容山石、建筑等突兀、重叠的样子。
1.请向你的好友简要重复文章第①段的说明层次是:先整体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具体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第①段中加点的“有计划地”为什么不能删去。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景山在中轴线上的作用。
(材料一)
中轴线有“三靠”,第一靠是故宫北面的景山。景山原名“镇山”,用挖掘护城河和南海的泥土堆筑而成。古代建筑学要求宫殿要“背山面水”。用河泥筑山,不仅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土石堆积的难题,而且符合古代建筑的山水形制,于是,景山就成了宫城背后的靠山。
(材料二)
景山正中的最高峰相对高度为45.7米,位于其上的万春亭,是中轴线的中心点和最高点。这座高17.4米,三层重檐,金顶绿边红柱,四角攒尖的亭子,给人们观赏北京古城提供了最佳视角。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