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网约车是指以移动互联网为媒介,为乘客提供包括出租车和符合规定条件的私家车出行服务的新商业模式。网约车服务包括网约私家车、网约出租车、拼车和顺风车等等,是传统用...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网约车是指以移动互联网为媒介,为乘客提供包括出租车和符合规定条件的私家车出行服务的新商业模式。网约车服务包括网约私家车、网约出租车、拼车和顺风车等等,是传统用车市场的补充。
——智慧出行,让天下没有难打的车|网约车用户调研报告
材料二:
滴滴阐释自己的价值观:安全第一、用户体验第二、效率第三。但从滴滴强调“远低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发案率”到海淀法院网披露“滴滴平台所衍生的刑事案件数量,远高于公众知悉”,从郑州空姐遇害案到乐清强奸杀人案,从整改期间依然给没有资质的司机派单到上线“一键报警”却形同虚设,用户发现最后还是效率第一、KPI导向。滴滴要度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与其用公关频频刷屏,不如用整改好好刷心,放下浮躁,拥抱合规,投入安全,彻底补课。
需要强调的是,人们批评滴滴,揭露其存在的问题,不是要彻底否定滴滴存在的价值,而是为了鞭策滴滴守住底线,不断改进服务,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便利的消费体验。在中国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春天里,滴滴开启并发展了网约车市场,给大家带来了出行便利,也推动自己的估值节节攀高。既然是行业发展的受益者,就理应成为行业健康的助推者,这是人们的期待,也是为什么滴滴危机之后有那么多用户化身“产品经理”为其建言献策的原因。
——人民日报
材料三:
随着滴滴和易到开始在北京市场停止向外地牌照的车辆派单,“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网约车合法化的国家”曾经引燃的乐观情绪被证明是贩卖虚假希望的产物,忽视经济原理的监管弊端远远大于它所标榜的对于行业的规范设计。中央政府制定的宽松框架屡被地方政府施以苛刻细则,导致中国对于网约车行业的管理措施大大高于全球其他国家,其插手思路也偏离了“保障乘客安全”的主流路径,沦为一种主观色彩鲜明的调控工具。
强制规定网约车从业车辆的轴距、排量、年龄、牌照、服务定价,从而尺度极大的抑制自由市场的供应规模,其结果就是造成自新政逐步落实以来的网约车运力长期趋于紧张,打车难和打车贵的旧时记忆再被唤醒,机场和
火车站等中转中心的黑车数量也又渐渐恢复,而北京的交通拥堵和雾霾季候——这两大顽疾是构成干预行为的核心合法性——却似乎未曾有过分毫改观。
——虎嗅网《几点看法:关于网约车的‘外牌清退战’》
材料四:
对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生事物、新兴行业,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应尽量秉持“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不能一上来就“管死”。
网约车的排量、轴距等硬杠杠固然不可或缺,但平台管理是否规范、个人信息能否得到保护等,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媒体最近就曝光,一些网约车平台通过“外挂”软件让车费翻倍,这类严重侵犯乘客权益的现象应该引起监管重视。
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时代,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于城市经济建设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网约车一定仍是公众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各地对网约车的监管,也应该审时度势,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在“软件”上下硬功夫、严加监管,而在“硬件”方面,不妨放宽标准。
——澎湃评论《网约车监管,更应该在“软件”上下硬功夫》
1.下列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的图表显示,无论采用单选或多选的方式,乘客常在线上叫出租车的人数大大超过常在线下打车人数,甚至多达2—5倍。
B. 材料一的图表显示,在选择网约车平台时,用户最看重出行的效率和性价比。
C. 滴滴危机之后有那么多用户化身“产品经理”为其建言献策是因为想推动滴滴行业健康发展,给大家带来出行便利。
D. 政府不应该干涉网约车的排量、轴距等因素,而应该关注平台管理是否规范、个人信息能否得到保护等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滴滴遭遇信任危机是因为过于注重公关,过于浮躁,不合规,忽视安全。
B. 滴滴和易到开始在北京市场停止向外地牌照的车辆派单的事实证明,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网约车合法化的国家只是贩卖虚假希望。
C. 政府之所以会对网约车出台苛刻细则,是因为想解决北京的交通拥堵和雾霾季候这两大顽疾。
D. 对新生事物、新兴行业,要秉持“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所以对网约车要放宽标准。
E. 虽然目前网约车的发展遇到了很多阻碍因素,但可以预计,网约车在未来仍然是不可忽略的出行方式。
3.如何有效地促进网约车的健康发展?请结合文章阐述。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