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人和自然 楼宇烈 当前的生态问题源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自视无所不能,能够征服自然。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自我膨胀,肆意向自然攫取,不尊重天地万物,非但没有取...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人和自然
楼宇烈
当前的生态问题源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自视无所不能,能够征服自然。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自我膨胀,肆意向自然攫取,不尊重天地万物,非但没有取得真正的独立,反而是被物质、财富牵着鼻子走,失去了自我。
从“人和天地浑然一体”的观念,变成“人与天地相对立”,于是天地就被作为外在的研究、开发对象。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在中国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我们曾引进了很多西方哲学理论和思想学说,例如欧洲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自然并不是存在于人类之外、与人类实践无关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了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自然。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要依靠自然界而生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须与自然界持续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很多人将其误读为:人类的根本任务是征服、改造自然。
在上个世纪初期,中国的学术界就开始从中国哲学里寻找改造自然的资料。但是,在中国哲学里面没有“改造自然”的提法,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历史上国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学者们找到的天人关系资料大都是讲“天人合一”的,当时把“天人合一”“畏天命”“奉天”理解为天是绝对不可侵犯的,人在天面前无能为力,只能去适应天。但后来,有人把荀子“明天人之分”的主张理解为人不能做天的奴隶,提升到“人定胜天”的高度,为征服、改造自然找到了理论根据。但这显然不符合荀子的原意——天、地、人各有其道,能够分清天与人的职责的人是圣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值得借鉴。道家认为,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很伟大,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很渺小。人确实有伟大的一面,但人不能主宰万物,天无为,人也要学着无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个世纪,西方一些思想家提出要重建人文主义,人既不能成为神的奴隶,也不能异化为物的奴隶。人类破坏自然,源于人的贪婪,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破坏了生态环境之后再去治理,所需成本比当初破坏它所获收益更多,也无法再完全恢复原貌。因此,在开发自然资源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而且考虑环境问题时,需要抑制人的欲望。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淡薄,推崇以消费来推动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有人文精神。倡导不耗尽资源,让现代人可以发展,让子孙后代也可以持续发展。生态平衡是建立在生态伦理的基础上,生态伦理的核心是要相互尊重,要建立起人与自然相互尊重的观念,不去随意破坏、改造自然。另外,食品安全问题也值得关注,我们不能光吃人造的东西,还要多吃自然的东西。这里的“自然”是老子讲的“道法自然”,我们要把自然人文的精神和现代科技更好的结合,不是用现代科技去淹没自然人文。
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数据化让人越来越失去主动性,人在征服物质世界的同时,也丧失了自我,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些人成了机器、信息的奴隶。“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人类要思考一下,有没有必要向自然、社会攫取那么多的财富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即是指人类自我膨胀,认为自己完全能够征服自然。
B. 最初,中国人认为“人与天地浑然一体”,后来变成“人与天地相对立”。
C. 中国学术界未能在中国哲学中找到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理论依据。
D. 生态环境已经被人类无节制地毁坏了,所以西方思想家提出要重建人文主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克思的自然研究理论为“人类的根本任务是征服、改造自然”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B. 第三段列举有些学者对荀子“明天人之分”主张的解读违背荀子本意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历史上国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大都是“天人合一”
C. 道家认为,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很伟大,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很渺小,应该效法天无为。
D. 文章结尾运用引证法,引用《史记》中的句子意在提醒人们不应向自然、社会攫取过多的财富。
3.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的中心主义造成了当今的生态问题。当前,人类一天不改变自身的伦理观念,人类就一天不会取得真正的独立
B. 人类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可从中国文化中的“天人”思想获得启示,尊重天地万物,抑制欲望,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C. 儒家、道家和一些西方的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类中心主义造成的严重生态问题,都认为人和自然要互相尊重。
D. 科技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它使人从自然界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丧失了自我,成了机器和信息的奴隶。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