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三则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选官制度(一)察举制度 汉代选拔人オ,采取察举和征辟制度。所谓察举,即由公卿、列候、郡国守相等官吏在他们所管辖的地区内,定期或临时考察选拔人オ,向朝廷举荐,察举的科目很...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三则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选官制度(一)察举制度
汉代选拔人オ,采取察举和征辟制度。所谓察举,即由公卿、列候、郡国守相等官吏在他们所管辖的地区内,定期或临时考察选拔人オ,向朝廷举荐,察举的科目很多的有“贤良方正(品行优良,行为端正)、“能言积谏”(敢于批评建议)“秀オ”(オ能出众)、“孝廉”(孝敬父母,办事廉正)等等。定期的选举就是“岁举”,即乡举里选,名目为秀オ、孝廉。视郡之大小,规定举荐的名额,每郡一至数人。对边境人口稀少地区则给予一定优待。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官府的官史和各级学校的学生。就两汉比较而言,西汉以举贤良为盛,东汉以举孝廉为盛。
选官制度(二) 九品中正朝
九品中正制是继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后发展起来的人才选拔制度。东汉末年曹操家族掌政的时候萌芽的。曹操在汉末群雄割据、军阀混战之中,企图一统天下。不拘一格起用人オ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同时,曹操从汉代选人制度中发现察举不实和过分注重品德的弊病,提出“唯オ是举”的主张。曹操数次发布求贤令,指出,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是“高才异质”,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就可以起用他们来治国安邦。这是对当时用人标准的一次有力纠正,这一指导思想的改变,带来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为建立新的选人制度创了条件。
曹操死后,曹丕采纳了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把曹操“唯オ是举”的方针制度化,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设置中正是九品中正制的关健环节。所谓中正,就是负责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官员,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是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打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朝廷任命。
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以是品评人物。品评的内容主要有三条:1.被品评入物的家世家庭出身和背景。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品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3,定品,即确定品级。初期定品,原则上依据行状,家世只作参考,晋代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所谓“品”,是综合士人德オ、门第所评定的等级,共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三类。
实施之初,确实包含了“唯才是举”的精神,但由于中正官大多由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人士担任,于是品评的标准逐步转向由家世決定,豪门大族把持了人オ选拔的大权,渐渐形成了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现象。
选官制度(三)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实材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太宗时,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成绩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选官制度,彻底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1.阅读第一二则短文,下列对“察举制度”及“九品中正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察举制度”"是两汉选拔人才的选官制度,由公卿、列候、郡国守相官吏,在他们所管辖的地区内,定期或临时考察选拔人才,向朝廷举荐。
B.“察举制度”察举对象主要为官府的官吏各级学校的学生,这种选人制度也存在察举不实和过分法重品德的弊病。
C.“九品中正制”是曹操提出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则度。
D.“九品中正制"设置了负责对某一地区入物进行品评的官员,中正对被品评入物评定的等级共九品,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类。
2.阅读第三则短文,下列对“科度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举制度”是隋朝创立的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史的选官刷度。
B.“科度”在唐朝得到完善。完善措施有: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C.“科举制度”从创立到废除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D.“科举制度”改善了古代的用人制度,使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3.下列对三则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代选拔入才采取察举和征辟制度,两汉时期有不同点,西汉以举贤良为盛,东汉以举孝廉为盛。
B.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一共有“察举制度”“九品中正”“科举制度”三种。
C.九品中正制实施初期,确实包含了唯才是举的精神,后来品评的标准逐渐转向有家世来决定,渐渐形成了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
D.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相关制度。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