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题目内容: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遂反溯流逆上矣 肃遂拜蒙母
B.是非木杮 斯是陋室
C.尔辈不能究物理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D.如其言 如是再啮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二石兽并沉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众服为确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果得于数里外 山门圮于河
D.何陋之有 一老河兵闻之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善于在叙述中制造波澜,平而不板。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论”,最后引出老河兵的“又笑曰”,做出正确的推断。
B.在打捞石兽一事上,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是“据理臆断”的态度。
C.文中老河兵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的角度作综合分析后认为应该到石兽落水处的上游寻找石兽。
D.这个故事旨在告诉我们经验的作用大于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在遇到问题时,不要依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判断,而要依据经验来判断。
4.把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