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让传统节日文化“长入”今日生活 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传统社会民间大众文化的集中体现,蕴涵着最深层、最生动的民族文化因子,有着深厚的文化、...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让传统节日文化“长入”今日生活
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传统社会民间大众文化的集中体现,蕴涵着最深层、最生动的民族文化因子,有着深厚的文化、社会意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认同、激励文化创造、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等意义重大。作为全民性的社会风俗,它对于促进多重沟通、融洽社会关系、优化民众生存状态及社会氛围等,意义深远。
但不容回避的是,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近年来面临一定的困境。一方面,它们面临“洋节”和“现代人造节庆”的冲击和包围,呈现出文化内涵淡化、吸引力下降、年轻人热情减弱等情况。另一方面,传统节日在今天的过节方式存在一些简单化、单调化、异化甚至扭曲化的现象。这些都致使公众对传统节日产生很多困惑。因此,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有效重构成为必需。
要对传统节日进行文化上的“正本清源”,明确其文化本质与文化之魂,区分其核心价值内涵跟表象之间的关系,避免表现形式上的迷失与扭曲。如眼下的清明节,它既是一个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人生仪式,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对自然生机的欣赏与赞美、对生命的伸展与激发,是清明节最本质的内涵。端午节、中秋节同样蕴涵着纪念、团聚、沟通、健康、娱乐等突出的“乐生”内涵。从最本质层面上进行探究可以发现,我们的先民一直在通过这些节日有机调整着“生产、生活、生命”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应该是传统节日文化最为深刻的文化内核所在。
要在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代民众生活之间建构一种和谐相生的机制与途径。日益全球化、急速城市化是当前生存环境最突出的特征,居住方式、交往方式、文化环境等发生着急剧变化,这是传统节日吸引力下降最重要的社会生态原因。但人们的群居生活没有变,人们面临困境与挑战的状态也没有变。所以我们应该寻找传统节日文化跟当代社会生活契合的价值理念与文化要素,比如“沟通与和谐”——人与自然、人与先祖及历史、人与人、人自身生理心理等多重沟通与和谐。把这些理念与要素跟当代民众精神生活需求特征,以及“健康、环保、节俭、安全、有益于身心与社会”的过节方式取向紧密结合,挖掘新内涵、创造新载体,完全可以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再生产”,增强其生命力和吸引力。
公共管理部门应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进行倡导、鼓励和支持。本次节假日制度改革把三个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就是非常积极的举措,为人们亲近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提供了最好的契机。但能否充分释放这一积极举措的全部意义,需要公共管理部门、大众传媒、城市社区等作很多的努力。只有从理念、公共服务提供、产业支撑等方面对新增假日进行认真筹划,才可能避免只是增加了一天休息时间而已的尴尬。
1.下面关于“传统节日”的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是传统社会民间大众文化的集中体现,蕴含着最深层、最生动的民族文化因子,有着深厚的文化、社会意义。
B.传统节日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认同、激励文化创造、推动先进文化建设意义深远。
C.传统节日是一种全民性的社会风俗,经历几千年的变迁,近些年受到“洋节”的冲击,在中国年轻人心中的分量减轻了。
D.传统节日本身长期存在着过节方式上的简单化、单调化、异化甚至扭曲化的现象。这些都致使公众对传统节日产生很多困惑。
2.关于“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有效重构”的方式、方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正本清源”,就是明确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不仅要明确节日的形式,更要明白节日的核心价值内涵。
B.不能把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代民众生活对立起来,而应该在二者之间建构一种和谐相生的机制与途径。
C.尽管不能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再生产”,但是还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增强其生命力和吸引力。所以我们应该寻找传统节日文化跟当代社会生活契合的价值理念与文化要素。
D.有意识地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进行倡导、鼓励和支持。这是公共管理部门对有效构建传统节日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本身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却出现了文化内涵淡化的现象。
B.传统节日文化最为深刻的文化内核应该是通过这些节日有机调整着“生产、生活、生命”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C.传统节日吸引力下降最重要的社会生态原因是由于居住方式、交往方式、文化环境及人们面临困境与挑战的状态等发生着急剧变化。
D.把三个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为人们亲近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提供了契机,但需要我们更加努力才能充分释放这一积极举措的全部意义。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