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乡绅即指居住在乡间的绅士,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致仕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等一批在乡村有影响的人物构成。明清时期的乡绅无论授官与否...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乡绅即指居住在乡间的绅士,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致仕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等一批在乡村有影响的人物构成。明清时期的乡绅无论授官与否均能享有包括免除赋役、管理地方事务等在内的权力,绅士最基本的任务是负责乡村教化。因此乡绅介入地方书院的建设与管理便成为他们职能的应有之义。乡绅通过积极参与书院建设,一方面掌握了乡村教育的话语权,另外一方面也显示了自身的存在价值。
第一,创办书院。乡绅创办书院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创办。如位于北京房山县西南的文靖书院就是里人总管赵密、宣德府教授贾壤归乡后建立的,他们曾经跟从理学家刘因游学。明代通州的杨行中书院是杨行中致仕归乡后建造的。二是协助官员创办,官员往往是倡导者或发起人,乡绅则是积极的响应者,先是张罗募捐经费,接着就是购置建筑材料,规划设计,监督施工。如道光六年,知州周起瑶对冠山书院进行修缮,就是让急公好义的乡绅“董其役”,因其旧制修葺,堂楹廊庑,焕然一新。第二,捐献经费。为了鼓励民间兴办书院的积极性,清朝政府制定了奖励政策,颁布了《捐输义述章程》,根据乡绅捐输的多少奖励出身或官职,地方官员也积极给为书院捐献的乡绅“请功”,这极大地调动了乡绅捐献的积极性。据统计,清代由民间捐资兴建书院的比例达到了42.84%。清代北京乡绅同样积极为书院捐助经费,如乾隆十一年,知州杜甲重修潞河书院时,当地的周姓、刘姓和魏姓绅士捐出大量资金。第三、管理书院。乡绅参与书院方方面面的管理,这是清代书院的一大特征,由乡绅组成董事会,参与书院管理工作。鉴于董事职责的重要性,担任董事的乡绅,必须是老成持重、公正勤谨廉洁之人。如昌平州燕平书院设置两名董事,规定由州府从城内绅士中选派“老成殷实”者充任,任期一年。
乡绅参与书院管理,主要是经费管理和对山长的选拔等,对于书院的良性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清代书院往往建立董事会,由地方上推举的绅士为轮流首士,负责定期或年终向官府报告每年书院用费收支情况,并且负责把账目公开化、透明化。山长是历代对书院讲学者的称谓,山长的职责重大,只有“学行兼善”者才能担任。从史料可见,各地乡绅在书院山长选拔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乡绅负责将品学兼优的山长人选禀报当地行政长官批准。山长的任职期限一般是一年,年末商定次年院长人选。选聘程序是先有书院的绅董访求京师大儒,不听任“滥荐”,防止绅董拿聘请山长作人情,影响教学质量。
有的地方乡绅还担任书院斋长,从事行政工作。清代书院的斋长一般是从住院生徒中选择品学兼优,老成持重者担任,主要负责考勤,协助管理书籍、院产、膏火发放等等。斋长也有由绅士担任的,属于行政管理人员。
(摘自《中华读书报·古代乡村绅士的教育话语权》,2015年07月08日15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绅的构成成分多样,有科举及第未仕的与落第的士人,也有有文化的中小地主和因不同原因在乡里的中小官吏。
B.明清时期的乡绅,无论是否授官,都能享有很多平民百姓享受不到的权利,比如免除赋役、管理地方事务等。
C.在乡间,乡绅最基本的任务是负责乡村教化,投资兴建书院便是他们最根本的义务,参与书院管理是他们的权力。
D.乡绅通过参与书院建设掌握了乡村教育的话语权,并通过对书院的管理和负责乡村的教化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北京房山的文靖书院和通州的杨行中书院都是由乡绅自己创办的,冠山书院则是由官员倡导、乡绅协助而成的。
B.为了鼓励民间兴办书院,清政府颁布了《捐输义述章程》,从法律上规定了乡绅捐献经费筹办书院的义务和权利。
C.在奖励政策的鼓励下,清朝民间捐资兴建书院之风盛行,各地乡绅积极性高涨,捐资兴建的书院比例高达42.84%。
D.清代书院的一大特征是乡绅组成董事会参与书院方方面面的管理,由于董事职责重要,成员都是廉洁持重之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绅对书院管理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经费管理,使账目公开、透明,定期向官府报告费用的收支情况;二是选拔任命山长。
B.为了防止绅董拿聘请山长做人情,影响教学质量,书院会派出绅董成员访求京师大儒,将品学兼优的山长人选报批当地政府。
C.书院的斋长不从事教学工作,属于行政管理人员,负责书院运转的后勤工作,比如考勤,协助管理书籍、院产、膏火发放等等。
D.书院对管理者和任教者的品质要求极高,尽管绅董和山长的任期不长,但只要是书院的绅董或山长,他们的品质就值得信赖。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