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与赏析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
题目内容:
阅读与赏析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罢旧盗朔望参者③,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有删改
【注释】: 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②平章:元代官职,职权类似宰相。③旧盗朔望参: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
1.与“出私钱以济之”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祭以尉首 B.以中有足乐者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拾金不昧,读书刻苦努力。
B.张养浩为官时两袖清风;调任陕西时,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乡里贫困的人;还常拿自己的钱赈济百姓。
C.张养浩任堂邑县尹时,秉公执法,将盗贼都依法处决,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D.张养浩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①奇之:
②拜住袖其疏入谏:
③以旌其直:
④终日无少怠: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译文:
⑵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译文: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