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画的最大特征,就是一个“意”字,所以古人一谈作画,便要提到“意在笔先”这句话。这个“意”字,包括的内容很广。具体地说,一张画的构图、取景,造型的准备与传神,情节的安...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画的最大特征,就是一个“意”字,所以古人一谈作画,便要提到“意在笔先”这句话。这个“意”字,包括的内容很广。具体地说,一张画的构图、取景,造型的准备与传神,情节的安排与细节的描写,使整个画面能产生一种“音乐感”、“文学感”,都是要在“意”字上下功夫,才能引起观者的共鸣,才能引人入胜。
中国画的表现不是自然主义地去处理画面的。如《韩熙载夜宴图》,在画面上只有简单的几片画屏和必要的道具,作者并不像西洋画那样去描绘灯光和场景,可是给读者一种室内夜宴的真实感觉,这种夜宴的感觉,就是所谓“意境”。这种“意境”能表现多深多广,是否耐人寻思、引人入胜,完全决定于画面上的情节安排与细节描写,是否恰如其分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同样的情形我们可以从仇英的《秋原猎骑图》看到,作者通过画面上极简单的原野的布置和天际征鸿,便把一片璀璨地秋光充分地表现出来,令人有一种秋高气爽的感觉。所以顾恺之说“手挥五弦易,目送征鸿难”,前者可以从形式去追求,而后者则须是因形以托“意”的最高境界,非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高度的表现技巧是不行的。
第二个特征,我认为是“笔墨”。近代以来有一段时间,这“笔墨”二字被一部分人误解了。其实它就是具体完成和表现出画面的东西,如果更具体一点,它就是用来体现画面水平高下的技法部分。它不能离开“意境”与“形”“神”而单独存在,所以谢赫把“骨法、笔法”两者合为一词。所谓“骨法”,就是造型的能力,着重在手眼的训练;所谓“用笔”,主要是通过具体的线去表现物形于画面,我们要求它有力量,有音乐的韵律感。至于用墨,那是着重在渲染和表现“面”的功夫,同样也要求它具有韵律的意趣。古人所谓“墨美五色”,就是要能够以单纯的黑白深浅来表现非常复杂的物象。其实和西洋画中的素描是有共同的意义的。在素描中,我们也同样要讲究笔触和调子,只是使用的工具不同:一为水墨在中国纸上表现;一为木炭或铅笔在木炭画或铅画纸上表现就是。有好些素描,在几根简要而有力的线条勾出轮廓以后,连皴带擦的随意几下,便将物体的面充分表现出来而非常有韵味。这是每一个中国画家应有的修养。
为了检查这种修养的程度,前辈们通过他们的劳动,同样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定下了一些客观标准,我们可以从古人评画的用语上看出来。比如评顾恺之画的衣纹“如春蚕吐丝”,评尉迟乙僧画的衣纹“如屈铁盘丝”,以及什么“道尽翩跹”、“拙以藏巧”等等。概而言之,这些标准无不反映了一种很高的审美水平和要求。所以米芾在《海岳名言》里说:“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贴乃秀润。”这段话,虽然是批评书法,其实画也是一样的。我们为了要充分地表现画面的美,充分地使“意”字发挥它的作用,没有技法上的修养是不可能的。
这两方面的修养应该怎样得到呢?在“意”的方面只有面对生活,深入观察体验,从生活中提炼得来。画兽要熟悉兽的生活,易元吉“深入荆湖,与猿猊鹿豕同游”。“笔墨”方面的修养,则除了辛勤劳动,“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外,更重要的是从学习前人的经验得来。学习前人,应该广收博览,兼容并蓄。杜子美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很精辟的见解。
(选择刘海粟《谈中国画的特征》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对于中国画的特征,古人一谈作画,便要提到“意在笔先”,说明古人在作画时,更讲究“意”的境界。
B. 中国画的最大特征“意”,不仅包括一张画的构图、取景等组成部分,还包括因其产生的音乐感、文学感等艺术效果。
C. 自然主义地处理画,此手法不可能产生耐人寻味的作品,其意境的表现也不可能深广。
D. 一张画的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完全决定于造型的准确传神和情节的安排与细节能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秋原猎骑图》通过画面上极简单的原野布置和天际征鸿,便把秋光充分表现出来,所以顾恺之说“手挥五弦易,目送征鸿难”。
B. 中国画的第二个特征“笔墨”,是指具体完成和表现出画面的东西,是用来体现画家水平高下的技法部分。
C. “骨法”就是绘画中造型的能力,着重在于手眼的训练:“用笔”主要是通过具体的线去表现物形于画面,着重在工具使用的训练。
D. 古人所谓的“墨美五色”,就是要能够以黑白两色的深浅来表现复杂的物象,其实这和西洋画中的素描有共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贴乃秀润。”书法如此,作画亦然,一个优秀的画家必须在画的“意”字上下功夫。
B. “如春蚕吐丝”“如屈铁盘丝”对画的衣纹的评价,以及“道尽翩跹”“以拙藏巧”的矛盾统一,无不反映了中国画很高的审美水平和要求。
C. “深入荆湖,与猿猊鹿豕同游”,说明只有面对生活,深入观察体验,从生活提炼,才能获得“意”方面的修养。
D. “笔墨”方面的修养,学习前人的经验较辛勤劳动更重要,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