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央视《面对面》:王志专访侯祥麟 侯祥麟(1912—2008),中国化学工程学家,燃料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解说:200...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央视《面对面》:王志专访侯祥麟
侯祥麟(1912—2008),中国化学工程学家,燃料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解说:2003年5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我国石油化工业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侯祥麟的家中。在这次会面之后,当时已经91岁的侯祥麟担任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
记:接手这个研究项目的时候,90岁已经过了?
侯:根本就没有想到我多少岁,我考虑的是我有没有能力承担。当时觉得还可以,我就承担了。
记:是不是因为总理点您的名,你无法拒绝?
侯:我考虑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有可能完成的,所以我就接受了。要是认为不能完成,我当然就不接受了。
解说: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石油工业更是一片空白,全国的原油产量几乎为零。
记:没有油的压力有多大,对你们来说?
侯:因为国内的油都要靠进口,而且只能从苏联进口。在1960年以前我的精力主要是在人造油上,当时想靠人造油来解决。
解说:由于中苏关系紧张,我们出现了全国性的“油荒”,特别是航空煤油几乎无法供应,战斗机停在机场不能起飞,国防安全受到直接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余秋里为此还对侯祥麟发了脾气。
记:余秋里跟你们说的,要把研究所的牌子倒挂过来,这是怎么回事?
侯:这是因为我们生产出来的航空煤油,在试用的时候发现对飞机发动机有腐蚀,这个问题好几年没有解决,军委非常着急,就老找余秋里。余秋里着急得不得了,老找我,有一天他急了,你什么时候给我解决?你再不解决,我就把你这个研究院的牌子给倒挂。
记:最后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的?
侯:能动员的人都动员起来参加工作,做了好多工作,取了好多数据。最后把这些数据再搁在一起,好好分析以后,就预测一个可能性,后来就试一下吧,一试,行了。
解说:就在航空煤油研制成功的同一时期,侯祥麟领导的科研队伍,研制出了特种润滑油品,保障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成功爆炸。随着一系列科研难题的攻克,新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石油工业。而侯祥麟与石油化工专业的结缘,却是缘于中学时代一堂化学课的影响。
记:对您有什么影响呢?
侯:给我们讲原子核里头有非常大的能量,要是把原子核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那威力无穷。我们那时候理想主义地以为要是把原子核能量释放出来,打日本就很好了,所以也想从事化学,将来来探讨怎么样释放原子核。
记:原子核是物理的范畴啊?
侯:因为是化学老师告诉我们这个事,所以我就以为这是化学的事,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是物理的事,直到我上大学以后才知道原来这个是物理学的领域。
解说:1944年,侯祥麟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前往美国匹兹堡卡乃基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学。
侯:我到美国去目的是学一些技术为新中国服务。我们一般同学去了就埋头念书,我觉得我要了解一些美国的社会,所以我开头跟中国同学住在一起,后来我就跟美国同学住在一起,我到过美国的不同阶层的同学家里。大概有两年时间我是尽量了解美国的社会,通过对美国社会的了解,我对美国崇拜的心理越来越淡了。
记:但是我从您的书中看到,您年轻的时候还是非常活跃的,你的生活还是很西化的,比如说你很喜欢跳舞,舞也跳得很好。您对美国,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某些认同,没有影响你的革命思想?
侯:你说我为什么会跳舞,我在那儿带头跳舞,我在美国学会东欧的美国的好多民间舞,所以我就带他们去跳舞,用各种方式来影响大家。
记:你在美国,在大洋彼岸那么遥远的地方,那么多年,您一直没有改变过信念?
侯:一点儿都不动摇。
解说:1950年6月,侯祥麟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回到了阔别6年的祖国。
记:当时的状况是,新中国一穷二白,美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为什么愿意回国呢?
侯:因为我本来就是为了要建设中国才去学习,我出去的目的就是为回国,不是说随便出去,我不是羡慕美国才去,到美国去,我是为了祖国的建设到美国去。
记:当时除了回国之外还有别的选择吗?
侯:1950年回来的时候,我是在麻省理工学院当个副研究员,1949年底签1950年的合同,我不愿意留下,我要是留下很简单,我签合同就留下工作。
记:今天侯老您的成就大家觉得您成功了,您回来是对的,但是当年不一定能看到这一点儿?
侯:我自己认为回国总有贡献的,总会做一些事,做什么事我当然说不出来,能够有什么样的成就我说不出来,但是为祖国的建设那是我的信念,必须做的事。所以这没有什么考虑的,也没有什么犹豫的。
解说:在文革那场全民族的灾难中,侯祥麟也没有能够幸免。1969年,他和全家被下放到湖北潜江“五七”干校改造。当时进驻研究院的军管小组对侯祥麟说,只要他写一份检讨就可以留在北京。但是这份检讨侯祥麟始终没有通过。
侯:那个军管会要我承认我是死不改悔的走资派,我不承认。我自己认为我不是走资派,更不是死不改悔,所以他叫我要承认,只要我承认是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就可以留下,我不干。
记:那你干嘛嘴上都不服软呢?
侯:我服软什么?我承认走资派吗?这个不符合我的性格,我是实事求是,绝不会屈服他们,这个不行。我宁可去劳动我也不承认,违心的话我是不说的。
记:你性格中是不是有很固执的成分?
侯:也可能我有固执一面,我认为对的我就坚持。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篇人物访谈,访谈的形式属于当面访谈。
B. 记者王志在访谈时,选择由近及远的方式切入话题,有利于融洽访谈氛围。
C. 材料中几处“解说”文字的作用是提供背景材料,有利于观众(读者)了解相关事件的背景。
D. 人物访谈要求访谈者对被访谈对象有深入的了解,可惜的是本篇访谈没有做到这点。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余秋里说要倒挂研究院牌子,这件事生动有趣,既反映出新中国缺油的现实,又可以让访谈氛围轻松。
B. 化学老师讲原子核释放能量威力无穷,激发了侯祥麟研究化学的兴趣。
C. 侯祥麟年轻时生活观念西化,认同西方的生活方式。
D. 侯祥麟亲历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创业年代,他的经历反映出共和国石油工业的奋斗历史。
E. 侯祥麟不给军管会写检讨,因此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3.本篇访谈,让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像侯祥麟一样的老一辈科学家的哪些崇高的精神品格?请简要概括。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