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谢显琳先生 钱永兴 十八连山原名雨汪,位于滇黔两省三县(富源、罗平、兴义)的结合部。十八连山山连山,过了一山又一山。130年前,曲靖一中的创始人、云南著名的教育家谢显琳...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谢显琳先生
钱永兴
十八连山原名雨汪,位于滇黔两省三县(富源、罗平、兴义)的结合部。十八连山山连山,过了一山又一山。130年前,曲靖一中的创始人、云南著名的教育家谢显琳先生就诞生于十八连山镇纸厂村委会下慕乐村。
谢显琳生于书香门第,字琅书,号困学,少年时读私塾,1903年考入云南曲靖府中学堂,1906年以优良成绩选送云南省立优级师范。1909年毕业于博物学系,因德才超群,留任该校附中教员。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云南百废待兴。都督蔡锷认为建设需才,决定在曲靖成立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1月,教育司司长周钟岳慧眼独具,委任谢显琳出任三师校长。这一年,谢显琳还只是一介26岁的书生,而周钟岳也只有36岁,其63岁时官至国民政府内政部部长。
谢显琳校长一面在省会中学上课,一面开始选址规划,积极筹备三师。选定校址于寥廓山下、潇湘河畔,位于东门街的清代迤东道台衙门。旧道署约40余亩,有平房50间,楼房10余栋,但年久失修。谢显琳身负重任,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倾者扶之,腐者易之,缺者补之,位置不当者移之”,仅仅四个月,便完成筹建。1913年3月22日,举行了三师落成仪式,这一天也就是曲靖一中的校庆日。
从1913年到1958年,从26岁到71岁,先生担任校长长达45年,可能是空前绝后。他一生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兢兢业业,桃李颇丰。20世纪40年代,云南省政府曾先后两次为他题赠“诲人不倦”和“乐育英才”的匾额,并当选为国大代表,被公认为云南省著名的教育家。1943年,建校30周年之际,国民政府教育部为其颁发“一等服务”奖状,并在校园建纪念标,上面镌刻着时任教育部长的陈立夫为谢显琳先生亲笔书写的碑文及签名落款。后每届毕业班都要在纪念标前毕业像,纪念标已成为学校的荣誉和象征。只可惜在“文革”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时,被学生摧毁。
谢显琳一生廉洁奉公,从未取过非分之物,正如先生《任职本校三十周年感言》所云“余之生活犹然一学生生活也,大布可衣,藜藿可饱,一切嗜好未敢妄沾”。先生任校长45年,校内校外无房,几十年租住民房,其中就曾在西门街32号租住十年。
曲靖一中百年校庆时,其女婿浦思富教授于西安撰文《忆谢显琳先生》,“到辞世时,住房不足10平方米,且又黑又小,先生一生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在纪念谢显琳诞辰一百周年时,其长子谢树忠撰联曰:“为教育事业献身,几经沧海桑田,历经艰难险阻,志坚如磐留典范;与淡泊生活为伴,常是布衣蔬食,鄙弃富贵荣华,心洁如玉有今名。”
曾有记载,抗日战争胜利后,云南省主席李宗黄欲请先生出任家乡平彝(今富源)县长,数次相劝,他却婉言拒绝,对此事他说“身世浮沉易,中流砥柱难。宁为糊口事,不做折腰官”。我曾经在富源文庙参观时,见到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礼堂墙上“高明光大”四个金色大字,下有“邑人谢显琳题”的字样。“高明光大”,正是先生的真实写照。
谢显琳先生还有一大功绩鲜为人知,那就是保护爨宝子碑。爨宝子碑独步南境,卓尔不群,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曲靖一中的“镇校之宝”。说到保护,人们自然会想到清代咸丰年间曲靖知府邓尔恒和民国时期寒士张士元,其实谢显琳也功不可没。1937年,在云南“京滇公路”竣工的时候,国民政府派出“京滇公路周览团”的周钟岳得知消息,十分重视,出面协调,落实资金,并委托自己的得意门生谢显琳,在校园内兴建“爨碑亭”,收藏保护。周钟岳对《爨宝子碑》推崇备至,写下了“南碑瑰宝”四个大字,现仍悬挂于爨园大门上,熠熠生辉。当然周钟岳题字最著名的,还要数南京的“总统府”。
新中国成立后,先生交给人民政府一所完好无损的中学,年过花甲的谢显琳继续为新中国培养建设人才。1958年,先生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蒙受冤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身处逆境,仍忍辱负重,继续担任教学工作,直到1963年完全退休。先生1968年3月病逝,享年81岁,葬于寥廓山,未树碑立传。
曲靖一中九十周年校庆时,校友杨启云在《云南日报》写诗《赋得修竹献谢显琳校长》,“直节高标三两丛,一生淡泊度清风。谁云修竹千竿少?不见杜鹃满山红!”如今,曲靖教育根深叶茂,曲靖一中春色满园,先生作为开拓者、耕耘者,可以含笑九泉矣!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谢显琳,字琅书,号困学,1897年诞生于罗平县十八连山镇纸厂村委会下慕乐村。他德才超群,成绩优良,从云南省立优级师范毕业后,就直接留任该校附中教员。
B. 谢显琳26岁就出任三师校长,从1913年到1958年,从26岁到71岁,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尽管校名更改,但他担任校长长达45年,可能是空前绝后。
C. 20世纪40年代,云南省政府曾先后两次为谢显琳题赠“诲人不倦”和“乐育英才”的匾额,国民政府教育部也为其颁发“一等服务”奖状。
D. 谢显琳先生诞生于十八连山,去世后葬于寥廓山,一生淡泊度清风,未树碑立传,但一生是个传奇。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建校30周年的纪念标有陈立夫亲笔题字,只可惜在“文章”破“四旧”时,被学生摧毁。如果幸存,那一定和爨宝子碑一样,是重要的历史文物。
B. 谢显琳生活简朴,常是布衣蔬食,无一切不良嗜好,鄙视荣华富贵,桃李颇丰,是真正的教育家。
C. 如果没有谢显琳,爨宝子碑就不可能搬入曲靖一中,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周钟岳更不会题写“南碑瑰宝”四个熠熠生辉的大字。
D. 本文大量引用谢显琳本人、其亲人以及校友的文字,既增强了真实性,又增加了文学色彩,使语言在质朴之余,更添典雅。
E. 校友杨启云的诗,对谢显琳给予高度赞美,说他像修竹一样正直、有气节。本文作者也认为谢显琳作为曲靖教育的开拓者和耕耘者,功不可没,可以含笑九泉。
3.谢显琳先生主要有哪三个方面的丰功伟绩?请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