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喻 张大春 比喻使人快乐。 打从进学开始,友朋间有雅好谈玄辩奥者,一向让我肃然起敬;但是钻之弥深,言之越切,一旦理路拙于词锋,容易生口角。可是,倘或有擅长取譬成论者,总...
题目内容: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喻
张大春
比喻使人快乐。
打从进学开始,友朋间有雅好谈玄辩奥者,一向让我肃然起敬;但是钻之弥深,言之越切,一旦理路拙于词锋,容易生口角。可是,倘或有擅长取譬成论者,总觉得如熏如沐,而不至困于名理。大约就是在学生宿舍里挑灯扪虱,言不及义的那段时间里,我开始发现:“打比喻”是一种冷静沉着的力量,不是太容易的事。
我发勤力学写了几年旧诗,目的就是为了重新认识一遍自己使用了几十年的字,每每一灯独坐,越是朗读、临摹、体会、琢磨,越是觉得中国文字透过辗转相生的意义累积,发展出“无字不成喻”的一套辨认系统。
所以《说苑·卷十一·善说》里有这么一则故事:
有宾客对梁王曰:“惠子就是会打比方,你不让他打比方,他什么话都说不上来了。”
梁王第二天见了惠子,就跟惠子说:“先生你有什么话、什么理、什么事,但请直说,别打譬喻。”
惠子说:“现在有个人,不知道弹弓是个什么东西,一旦问起来:‘弹弓长什么样儿?’您要是跟他说:‘弹弓就是弹弓的样儿。’这样,他能明白吗?”
梁王说:“那是不能明白。”
惠子接着说:“那么就换个说法:‘弹弓的形状就像弓,但是用竹片作弦。’这样说的话,能够明白了吗?”
梁王说:“这样就能够明白了。”
惠子又说:“言谈说话不就是这样吗?用人所已经了解的,来说明人所不了解的。如今王不让打比喻,怎么能把话说得明白呢?”
梁王立刻说:“明白了。”
这是一段十分幽默的记载,同样的话抬到逻辑学家面前,一定还是会招致申斥,因为纯就逻辑上说,任何模拟推理都是不能成立的。梁王在一听见“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却没有及时制止,就表示他已经上当了。尽管,在前一天提醒梁王注意此道的未必是个进谗之人——甚至很可能还是个能够深思熟虑、不为诐(音bì,偏颇,邪僻)词所惑的智者,但是防范“非合于名理”的真知灼见毕竟不敌譬喻之动摇也疾,浸润也深。
于是,我常常试着在跟孩子们说话的时候,刻意在他们述说了某事之后紧接着试探性地问一声:“就好像——?”
有些时候,他们会把要说的事重新说一遍。妹妹张宜往往没有耐心思索,就会说:“就这样,没什么好像的。”哥哥张容在不会打比喻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句子:“跑得飞快的巴小飞,就好像什么也不像的他自己一样。”
但是我锲而不舍、试着“点燃譬喻之火”的努力终于有了一点响应。张容忽然跟我说:“钢琴底下有一根棍子,弹的时候会把声音变小,就像是走在旅馆的地毯上一样。”他妹妹立刻抢着(像是参加一个譬喻大赛那样)告诉我:“我吃的橙子扎扎的,好像三角形尖尖的沙子戳在舌头上一样。”
比喻使人快乐。
(选自张大春《认得几个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1.比喻给人带来哪些快乐?结合文意概括。
2.惠子说打比方可以“用人所已经了解的,来说明人所不了解的”,从而达到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目的。其实,打比方还可以①化深奥为浅显②化抽象为形象③化平淡为神奇等,在下列句中任选一句,结合上述内容和句意赏析句子。
(1)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样深邃。 (休斯《黑人谈河流》)
(2)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那就是森林。 (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
(3)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培根《谈读书》)
我选第 句,分析
3.用你学过的课文和上文中的内容为下面材料中划线句提供事实依据。
惠子是战国时期一位博学善辩的学者。他与庄子为友,常相辩论。
惠子与庄子,政治观点不同,学术观念对立,但惠子确是庄子生平惟一的契友。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