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语文试题 > 题目详情
“旮旯”一词探源 “旮旯”是北方居民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近年,北京艺人演出了话剧《旮旯胡同》,说的就是北京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发生的故事。 “旮旯”这个词应该是...
题目内容:
“旮旯”一词探源
“旮旯”是北方居民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近年,北京艺人演出了话剧《旮旯胡同》,说的就是北京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发生的故事。
“旮旯”这个词应该是阿尔泰语系的语言音译过来的,它的原意是表示居住地。今天的蒙古族居住地还有很多这样的地名,它们是与旮旯一词发音类似的词,像锡林格勒盟、霍林格勒市等。旮旯、格勒发音相似,写法不同,语源应该是相同的。汉语中使用“旮旯”一词的地区,正是我国长城沿线及华北、东北地区,是汉族与阿勒泰语系诸族长期相伴生活的地区,他们的语言影响了汉语是可想而知的。现在的北京方言中就有大量的蒙、满语词,如“窟窿”,即借用蒙古族语“库伦”(蒙语语意为围起来的地方)一词,都表示小的空间,汉语在词意上有所变化。
那么,汉族是怎样借用“旮旯”这个词的呢?又怎样把它由表示重要的居住地的词,演变成一个表示边远小地方以至角落的呢?我想从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些词汇演化过程,推测出过去演化的情况。例如,我们原本郑重地称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为国际友人、外宾、外国人,后来,外国人越来越多,民间就称他们为“老外”了。“旮旯”一词的演变也应该符合这个规律。开始,阿勒泰语系某族人来到汉地,问他们从何处来,他们自然说某某格勒。后来,来的人多了,都说是来自某某格勒。时间长了,就演化为不发达的鲜为人知的边远、偏僻的地方,语音也打趣地变为“旮旯”。
汉语里借用“旮旯”一词,可以单称旮旯,也可以和汉语里原来的词结合,叫犄角旮旯。从字形上看,能推测其音译自外族语。两个字不能拆开,这是很多外来语词的共同特点,如葡萄、唢呐、珐琅等。
在阿勒泰语系中,“旮旯”表示宏大、雄伟、神圣的地方,从当初造字的字形上也能看出来。两个字都有日字。汉语中“旮旯”的本意是太阳的故乡或太阳神的住地,保持了阿勒泰语的原意。阿勒泰语系诸族,普遍有崇拜太阳神的信仰。但“旮旯”这个词译过来后,又经过演变,词意由神圣变为世俗,所指的地方也由大变小,但字形却没有变。
1.作者推测“旮旯”一词译自外来语,其主要根据是( )
A. 从字义上看,两个字不能拆开/从字音上看,两个字韵母一样
B. 两个字有相同的表意的部分/从字义上看,两个字不能拆开
C. 与阿尔泰语系“格勒”音近/从字义上看,两个字不能拆开
D. 两个字有相同的表意部分/从字音上看,两个字韵母一样
2.对“旮旯”一词的用法和演变,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原词为褒义,汉语借用之后含有贬义,现仍含贬义
B. 原词含神圣之意,汉语借用时为戏称,现并非戏称
C. 汉语原无表此意的词,汉语借用,补充丰富了汉语
D. 原词为阿勒泰语系通用语词,现为汉语的方言语词
3.已知:汉语中的“旭”,表示初升的太阳。由此所作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按汉字构字法,“旮”是表示太阳落山的意思 B. 按汉字构字法,“旯”是表示太阳当空的意思
C. 按汉字构字法,“旮旯”字形上保留了原词意 D. 原用词与原词意有关,今用词却与原意无关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