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历史试题 > 题目详情
召开会议或成立组织是化解矛盾、协调利益的重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11月—1922年2月在美国倡议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提出了指导东亚行为的新...
题目内容:
召开会议或成立组织是化解矛盾、协调利益的重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11月—1922年2月在美国倡议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提出了指导东亚行为的新原则,这些新原则包括:第一,以国际合作代替国际竞争;第二,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行政之完整,不再苛求新的在华特权和势力范围,使中国获得发展机会和必要的援助;第三,开放原则的国际化和制度化。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1942年1月,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宣言——《联合国家宣言》,该宣言保证缔约各国互相合作,竭尽人力物力,打败德意日及其附庸国,不得单独停战媾和。签署这个宣言时,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居于领衔地位。
——《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其原因》
材料三 在东西方冷战对峙的大背景下,所谓“大家庭”“集团政治”“势力范围”等方式都没有处理好国与国关系,反而带来了矛盾、激化了局势。万隆精神,真正超越了冷战的时空束缚,摒弃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凝聚起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日报《“让万隆精神绽放新的光彩”》
材料四 欧洲一体化已经改变了欧洲的面貌:它是欧洲人民愿望的自然产物;自由和永久的和平取代战争,理解和尊重代替冲突,猜忌与仇恨……这是我们创建一个更加光明、更加强盛的未来的关键,为我们自己,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
——2006年欧盟委员会公告
(1)材料一中,与会各国为实现“开放原则”与中国签订了什么条约?简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在两次华盛顿会议上国际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三写出万隆精神的作用,促成这种精神形成的方针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欧洲一体化改变欧洲面貌”的具体表现。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