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历史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惨败后,在慈禧亲信荣禄的保举和李鸿章的建议下,清政府于1895年派袁世凯在天津小站操练“新建陆军"(以下简称新军)。新军完全依照德国营制、操典进行训练,聘用德...
题目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惨败后,在慈禧亲信荣禄的保举和李鸿章的建议下,清政府于1895年派袁世凯在天津小站操练“新建陆军"(以下简称新军)。新军完全依照德国营制、操典进行训练,聘用德国军官充任教习,还专门成立了由德国人组成的教习处,并且武器装备全用洋枪、洋炮,编制和训练尽仿西方军队。1896年,监察御史胡景桂上奏弹劾袁世凯,列举其五大罪状:其一,不该用洋人服制,改我朝服色;其二,克扣军饷;其三,对北洋大豆王文韶无礼;其四,强占民田,建造营房;其五,擅自杀了一名莱民。此弹劾后被荣禄驳回,并且荣禄夸赞袁世凯练兵有方。数年经营后,袁世凯操练的北洋新军成为清末各地新军中最具实力的一支。
——整理自《袁世凯小站练兵》
材料二 1911年,湖北新军在武昌起义后,南方新军纷纷响应。但作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北洋军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革命的命运。北洋士兵的意识是多样的,表现在革命初期军中就有袁世凯的支持者,也有发动起义响应革命的反清志士,更有浑水摸鱼从中渔利之徒。然而北洋军最终支持袁世凯,成为其纵横捭阖棋局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其主要原因是南北议和过程中南方对北方轻视,导致南北之间的隔阂与对立。
——摘编自《辛亥革命时期的北洋军——以士兵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操练新军的政治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洋新车与南方新军在辛亥革命中表现的不同,并简析这种不同带来的后果。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