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历史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认为:必须全力发展工业,特别是重点发展重工业,以重工业带动其他经济的发展,并将重工业化当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根本区别之一在工农业关系的问题上,斯大林认为...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认为:必须全力发展工业,特别是重点发展重工业,以重工业带动其他经济的发展,并将重工业化当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根本区别之一在工农业关系的问题上,斯大林认为,要牺牲农业来确保重工业的发展。他还提出,要尽快开展农村农业集体化运动,主张农业实行一步全面集体化,尽快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一步跨入社会主义……
材料二 考虑到当时以大搞兴修水利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需要,毛泽东觉得需要办大社。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意见指出:“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会后,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有的地方出现了“共产主义公社”“集体农庄”,有的地方出现了“人民公社”。8月6日,毛泽东视察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时说,人民公社的名字好,并指出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谈话在报纸上发表后,各地掀起了办人民公社的热潮。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苏、中两国提出的农业发展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自产生的影响。
(2)苏、中两国面对之后农业出现的问题,分别是怎样进行改革的?比较两国农业改革的不同效果。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