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历史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民党统治薄弱的几省边...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民党统治薄弱的几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几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
——摘引自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材料二
材料三1941年,抗日根据地遭遇了抗战以来最艰难的岁月,一边是侵华日军残酷的扫荡,一边是国民党军队严密的封锁。抗日武装供给紧缺,根据地百姓食不果腹,共产党人的抗日,面临生死考验。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起了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使我们的军队克服了生活资料的困难,改善了生活,……也赢得了人民的拥护,足以支持长期战争,足以扩大军队,进而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实现最后消灭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的目的。
——摘编自央视《经济半小时·抗战财经记忆之大生产运动背后鲜为人知的财经故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27-1928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的困境?1930年后有了怎样的改观?
(2)材料二反映出红军长征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
(3)根据材料三回答,造成1941年敌后抗日根据地艰难困苦的原因是什么?后来根据地军民用什么办法摆脱了困境?
(4)综上,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