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历史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85年,秦献公夺取政权,接着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户籍制度,建立了四个县,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为后来的商鞅变法做了准备。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痛感“诸侯...
题目内容: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85年,秦献公夺取政权,接着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户籍制度,建立了四个县,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为后来的商鞅变法做了准备。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进行改革。就在此时,商鞅来到秦国。他以“强国之术”说服了孝公,孝公让他主持变法。
材料二:公元前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商鞅被旧贵族“车裂”而死。但是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鞅)之法”,所以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以上材料均摘自朱绍侯等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归纳商鞅主持变法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说明该变法对商鞅和秦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3)材料三的信息是历史上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共同治国理念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