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历史试题 > 题目详情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
题目内容: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百度百科民族融合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请概括指出材料一的观点。
材料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2)材料二反映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3)材料三中胡床的“胡”指的是什么?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方面的民族交融?
材料四:北魏迁都洛阳后,洛阳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内外有许多大的市场,各地名贵特产都集中在这里交易。全城10多万户居民中,来自国内外的商人就有上百万人。洛阳城西的大市,开市、闭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城南还有馆舍,专供外来商人居住。城中不少富商大贾“资财巨万”。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北魏迁都洛阳后产生了何种历史影响?
(5)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