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历史试题 > 题目详情
重大的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一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
题目内容:
重大的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一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材料二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徽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内容,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孟德斯鸠怎样的政治主张?请说明这一政治主张出现的背景。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想是“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启蒙思想则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概括指出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