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历史试题 > 题目详情
抗战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7年8月12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工厂联合迁移委员会和工矿调整处共同努力下,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工人2100...
题目内容:
抗战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7年8月12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工厂联合迁移委员会和工矿调整处共同努力下,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工人2100多名,机器物资12400吨(未迁出上海的工厂有2270家)。内迁的工厂第一步先迁到武汉,第二步再迁四川,据统计:到1940年6月沙市、宜昌失守时,沿海沿江迁入四川的民营工厂共计245家,物资总约9万余吨。这批迁川厂矿企业分属的行业系统是:冶金工业1家;机械工业103家;电气工业18家;化学工业40家……迁川厂矿主要来自上海(104家)、汉口(90家)、南京(10家),其余来自南北各省。迁移地址90%以上均在川东重庆、巴县一带,少数在成都和川西各县。自抗战爆发,沿海沿江的民营厂矿渝鑫钢铁厂、顺昌机器厂、大公铁工厂、天原电化厂、龙章造纸厂等40余家率先迁移重庆。
材料二:统制经济政策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在以国防建设为核心的总方针下,制定和推行的最重要的经济政策。国家财政为服从战争需要,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大批工厂内迁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概括统制经济政策的重要特点,分析其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
本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