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学历史试题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於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孟子和董仲舒的主张。
(2)概括材料三和材料四的思想主题,并指出黄宗羲的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本题链接: